Twist-2在Kupffer细胞内毒素耐受形成机制的实验研究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pi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脓毒症是各种严重创伤、感染、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外科大手术常见的并发症,至今在临床上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由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性休克导致的病死率高达30%左右。脓毒症具有患病率高、死亡率高、治疗费用高的“三高”现象,临床上脓毒症大多数由革兰氏阴性(G-)细菌感染所致。内毒素(Endotoxin)又称脂多糖(lipoplysacchride, LPS)是G-细菌细胞壁上的主要成分和主要的致病成分,其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通过引起炎症细胞释放TNF-α等大量炎症介质,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及多器官功能障碍。内毒素耐受(endotoxin tolerance,ET)是指预先以小剂量LPS或其同系物刺激动物或单核-巨噬细胞系统(Mononuclear phagacytic system,MPS)随后再用致死剂量的LPS攻击时,表现为对LPS的低反应性,以保护机体免受LPS致死性毒性反应的现象,称内毒素耐受。内毒素耐受被认为是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负反馈调节机制,是一种主动性适应性应答,总体来说内毒素耐受时的细胞因子低表达对机体的影响是积极的。目前,关于内毒素耐受及形成机制仍未完全阐明。NF-κB是一个多功能核转录因子,在调控促炎症基因的合成和释放中起决定性作用,其过度活化并启动相关靶基因转录,可产生和释放大量炎性介质,从而引起“介质病”。在基础情况下,NF-κB二聚体被NF-κB抑制蛋白(inhibitors of NF-κB,IκB)隐没于细胞质中。因此,NF-κB活化的前提条件是IκB的降解或去除NF-κB母核的抑制区域。激活的NF-κB复合物转入细胞核内,与靶基因启动子结合后行使其转录调节功能。目前大量的研究证据表明:细胞中存在着NF-κB激活的负性调节通路,即在NF-κB激活的同时,也进行着NF-κB负性调节因子的的合成及再合成。该负性调节通路的存在能够限制和阻断前炎症因子诱导的NF-κB的活性,以限制炎症性损伤是至关重要的。最近研究发现,扭蛋白Twist-2是核转录因子NF-κB的负性调节的重要相关蛋白,它在参与负性NF-κB调节通路及减缓炎症的应答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从而有可能参与内毒素耐受的形成机制。本研究即通过内毒素预处理建立内毒素耐受小鼠模型及体外Kupffer细胞模型,观察在内毒毒耐受状态下机体及细胞中Twist-2表达的变化,初步确定Twist-2与内毒素耐受的关系;进而采用特异性RNA干扰技术在体外沉寂Twist-2的基因表达,观察Kupffer细胞内毒素耐受性的改变;由此阐明Twist-2在内毒素耐受形成中的作用及机制,从而为脓毒症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干预靶点和手段。第一部分Twist-2在内毒素耐受小鼠肝组织中表达变化及意义的研究目的建立内毒素耐受小鼠模型,观察内毒素耐受小鼠接受大剂量LPS刺激前后Twist-2在肝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情况,从机体水平初步探讨Twist-2与内毒素耐受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对实验动物处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内毒素非耐受组(NETT)和耐受组(ETT)。比较两组实验动物的一般情况;光镜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电镜观察肝脏细胞超微结构改变;转录因子分析试剂盒检测NF-κB活性;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浆中的TNF-α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肝组织TNF-α及Twist-2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1)成功建立了内毒素耐受小鼠模型;(2) EET组小鼠各时相点血浆TNF-α含量、肝组织中TNF-α表达明显减弱、肝组织中NF-κB活性显著降低(P<0.05);(3) NETT组在LPS刺激24h后才能在肝组织中检测到Twist-2的mRNA表达,而ETT组肝组织中Twist-2 mRNA表达在0h时已能检测,并在LPS刺激后迅速上调,于6h时达高峰,24h时其表达强度仍为非耐受组2.5倍。结论LPS预处理能成功诱导小鼠内毒素耐受;肝组织中Twist-2高表达表达及Kupffer细胞活化受到抑制可能与内毒素耐受的形成有关。第二部分Twist-2在内毒素耐受Kupffer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目的观察内毒素耐受时Twist-2在kupffer细胞中表达变化情况,并探讨其在Kupffer细胞内毒素耐受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通过分离培养kupffer细胞,根据处理方式的不同分为非耐受组(NETT)和耐受组(ETT)。分别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kupffer细胞中Twist-2;TNF-αmRNA表达水平;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Twist-2蛋白表达情况;以及Trans AM NF-κB Kit检测kupffer细胞内核转录因子(NF-κB)的相对活性;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培养液中TNF-α的水平。结果(1)成功诱导内毒素耐受Kupffer细胞模型;(2)内毒素非耐受组的NF-κB相对活性、TNF-α含量和表达均较耐受组明显升高(P<0.05),(3) 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显示:NETT组细胞在LPS刺激24h后才能检测出Twist-2 mRNA和Twist-2蛋白的表达,而ETT组细胞在LPS刺激前已可检测到Twist-2的基因表达,且该表达随LPS刺激的持续而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内毒素耐受状态下,Twist-2基因转录和翻译水平明显上调,而kupffer细胞的活性受到明显抑制,但未完全丧失,提示Twist-2具有负性调控KCs的活性的作用,在内毒素耐受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但并非内毒素耐受的唯一机制,可能还有其它机制在内毒素耐受的形成中发挥作用。第三部分Twist-2特异性RNA干扰对Kupffer细胞内毒素耐受性的影响目的应用RNA干扰技术(RNAi)沉寂Kupffer细胞Twist-2基因表达,观察细胞内毒素耐受性的改变,探讨Twist-2在内毒素耐受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应用Twist-2特异性shRNA质粒,转染Kupffer细胞,以载体pGenesil-1转染为阴性对照,分为pTwist-2-shRNA转染组和pGenesil-1组,两组先经10ng/ml LPS预处理后,再用100ng/ml LPS进行孵育;用ELISA检测培养液中的TNF-α水平;RT-PCR检测细胞中的Twist-2 mRNA表达;用TransAM NF-κB Kit检测细胞中NF-κB活性,Western blotting检测其对Twist-2蛋白表达。结果(1) pGenesil-1载体转染对Twist-2 mRNA表达无明显抑制作用,可作为阴性对照。(2) pGenesil-1组中Twist-2 mRNA和Twist-2蛋白水平明显高于pTwist-2-shRNA转染组,而pGenesil-1组细胞培养液中TNF-α水平、NF-κB活性明显低于pTwist-2-shRNA转染组,各项指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RNA干扰抑制Twist-2基因表达后,Kupffer细胞的内毒素耐受性明显减弱,表明Twist-2表达在内毒素耐受的形成机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在施工过程中,建筑企业要对公路路基路面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以保证其使用效果,确保其使用寿命,避免因质量问题而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基于此,论文对公路工程施工中出
针对单股钢丝绳在服役过程中因丝间接触引起的失效问题,基于弹性接触理论和曲杆理论,研究轴向扭转载荷作用下单股钢丝绳丝间多层耦合接触性能。首先,综合考虑泊松比效应和接
本文以基因敲除方法研究痢疾杆菌的功能基因,以RecA重组系统为基础,采用低拷贝自杀质粒pCVD442作为本敲除体系的重组载体,为了克服该质粒在进行分子克隆操作中的困难,将Gateway技
介绍了采用喷射技术,应用微压电液滴喷射器将铝溶胶喷射成型制作微透镜。制作的微透镜尺寸小,直径约可小到100μm,可以直接封在半导体激光管内,用做准直透镜。也可通过微机控
GLONASS卫星位置解算是GLONASS接收机定位解算的重要步骤,要求算法的精度高、运算量小、稳定性好。介绍了一种求解GLONASS导航卫星位置的新方法——基于Cowell预测校正积分的GLONASS卫星位置计算方法。采用实际数据对该算法和四阶龙格-库塔算法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高效的GLONASS卫星位置解算方法,其稳定度优于四阶龙格-库塔算法,且计算量小。
西方政治思想史是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文章从关注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动态、教学模式的复合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几个角度出发对其课程教学进行了深入分析,为
引言:组织工程为周围神经缺损的修复提供了新的方法,填充了雪旺细胞的可吸收人工神经导管有望在将来替代自体神经移植应用于临床。通过“激活液”(专利申请中)外源性刺激获得
目前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现有3.5亿患者受其困扰。随着抗HBsAg单克隆抗体和抗体片段的研究开发,发现能够和乙肝病毒表面特异性位点结合并封闭其侵袭肝细胞
结核病依然对人类健康具有极大威胁的传染性疾病之一,结核分枝杆菌(以下简称结核菌)是结核病的病因,结核菌能在巨噬细胞内长期存活是其引起结核病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证实,存活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