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族的身份突围与文化探寻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ui2483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黑人是个边缘的种族,黑人女性则是边缘中的边缘。男性中心主义下的写作无法看到女性内心真实的世界,黑人女性文学的出现给黑人女性有了解构与重构自我的可能。性别、种族、文化进入了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视野,这使其作品蕴含了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思想高度。托妮·莫里森对黑人女性身份的关注、对黑人女性觉醒的思考与探索,以及以黑人女性的书写来带动黑人文化选择的思考,这样的写作不仅给黑人女性带来自我的觉醒、也给黑人民族带去文化精神的启迪,她的写作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特别是人类进入多元文化、后殖民时代以来,托妮·莫里森不仅是“黑人文学的代言人”,而且也是“全人类的共同之声”。因此,从后殖民主义视角包括后殖民女性主义、后殖民文化等维度对托妮·莫里森小说进行解读具有重大的意义,它让人们对女性的身份认同和民族的文化认同有着深远的思考。本论文分引言、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引言:黑人女性写作浮出历史地表,梳理美国黑人女性文学书写的历史,介绍托妮·莫里森的相关情况与国内外研究现状,并进一步提出本文研究的问题与意义,引出下文。正文包括三章相关的论述。第一章:对少数族——美国黑人女性的身份进行突围性的叙述,观照美国黑人女性的身份问题,分析烙上种族身份、性别身份、多重边缘身份的美国黑人女性在托妮·莫里森文本中的体现。美国黑人女性的身份既与性别文化建构密切相关,也与种族的虚构紧密相连,美国黑人女性在多重身份影响下成为社会最边缘的人群。第二章:探讨托妮·莫里森结合美国女权运动发展的思想以及黑人女性主义塑造的多种黑人女性形象,其笔下黑人女性崛起的类型有:憎恨中奋起、“孤独者”的自我探索、走向两性和谐、“天使爱美丽”。通过这些新型黑人女性的建构性叙述,我们看到托妮·莫里森重新书写黑人女性命运以求唤起黑人女性新生的努力。第三章:黑人女性的书写带动民族文化的思考。托妮·莫里森较其他黑人女性作家的其独特之处在于,其通过结合黑人女性的书写来思考黑人民族文化的价值取向问题,在其小说中有着黑人群体的多种文化选择:叛离黑色——黑人传统文化的遁逸、文化守成——叛离中的坚守、文化融合——托妮·莫里森的文化探寻之旅。在论述的过程中,显现出托妮·莫里森的文化价值取向以及对民族文化的思考。结语:托妮·莫里森通过对黑人女性的关注与书写来思考民族文化的价值取向问题,以探寻黑人文化的命运和出路,托妮·莫里森的写作是全方位的——性别、种族、文化,其意义又是深远的。
其他文献
本研究采用广西职业技术学院选育出的桂垦大2号、桂垦大3号和桂研10号油梨新品种,以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综合性状表现良好的油梨良种Hass作为对照,在广西农垦明阳农场、上林县
以三维地形建模与可视化技术发展为研究背景,对大场景多分辨率地形模型建模技术开展了研究。针对地形模型数据管理问题,结合数据库对模型数据进行统一管理。针对大地形增量建
政府信息公开是一个近年来颇受学界及普通民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对其展开的讨论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愈加层出不穷。通过以往的研究,学界对于政府信息公开立法的必要性已然形成共识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传统的机械化战争赋予了新的特点,高技术,高消耗,高机动己逐渐成为现代战争的代名词。为了适应这一变化,军队后勤必须提高物资保障的时效性和有效性。目前,由
矢量控制技术一诞生,就以新颖的控制思想,优良的动静态性能受到了普遍的关注并得到迅速的发展。本文研究的就是采用DSP为控制核心的电压源型矢量控制变频器的控制系统。 矢
内容与语言融合学习(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是指一门或多门外语作为非语言学科的教学语言,促使语言与各个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共同起作用。在此过程中,学生
本文首先介绍了此次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交待出电视文化对青少年社会性别认知具有十分巨大的影响。关于社会性别的认知是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青少年对待男女
在中国近代五次反对外侵的战争中,中法战争是中国唯一一次没有割地、赔款的战争,并且在军事胜利的情况下签订了《中法新约》。因此史学界对中法战争的结果是众说纷纭。文章试
本文以学习型军队建设为应用背景,建立了以学习系统、学习模型和学习机制为中心内容的控制论学习理论;依据学习过程是一个信息与控制过程的基本观点,综合运用控制论原理、以
<正>在走私、运输毒品案件中,对于查获的毒品,可以采用事实推定制度,只要结合案件的基本事实和具体的关联性、伴随性因素,能够判定、证明犯罪嫌疑人"应当知道"或者"可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