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厚板V形弯曲减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xue12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板料成形性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重点是对于成形中的主要缺陷:开裂、起皱和回弹的研究,但对板料厚度在4mm以上的中厚板弯曲成形研究则不多,厚板弯曲过程中应力应变中性层移动、板厚减薄及其影响因素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现有文献对板厚变薄规律的理论分析均采取了忽略或是简单假设的方法回避对问题的解决。在这样的大前提下,结合生产实践的需要,从对材料本身的机械性能和板料弯曲减薄工艺的研究出发,进而深入分析其所涉及的整个弯曲工艺。本课题首先从试验材料的性能出发,对其做了简单的单向拉伸试验,试验主要涉及材料在与轧制方向成0°、45°、90°方向上性能的异同是否对材料弯曲变形产生影响,以及得出材料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屈强比、延伸率、应变硬化指数和塑性应变比,为数值模拟、弯曲试验和数据分析提供了参考。依照拉伸试验的材料数据,对V形弯曲试验进行DEFORM-3D的数值模拟,对模拟结果进行应力应变分析,证实材料在弯曲变形过程中应力应变中性层的内移,而初始几何中面层在变形的过程中始终处于瞬时板厚的中间层。另外,利用点追踪模块,对V形弯曲变形的板厚变化进行测量,进一步从量的角度得出中厚板弯曲减薄的数据。设计V形弯曲模具,进行中厚板V形弯曲试验,通过改变材料、板厚、相对弯曲半径来讨论中厚板弯曲减薄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得出对于试验中所有的材料的弯曲减薄量都随着相对弯曲半径的增大而减小;对于不同的材料,在板厚和弯曲半径均相同时,弯曲减薄量随着材料的延伸率和应变硬化指数增大以及屈强比的减小而增大;对于同厚度的同种材料,弯曲减薄量随着相对弯曲半径的增大而减小,而对于不同厚度的同种材料,弯曲减薄量随着相对弯曲半径的增大而减小的同时,还遵循随着板厚的增加弯曲减薄率减小。
其他文献
目的1.双源CT(Dual-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DSCT)三维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股骨、胫骨止点自然印迹,测量印迹形态、位置学参数,总结规律,为临床实现
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完善,上市公司融资方式和资金来源多样化,选择最优的融资方式成为上市公司首要考虑的问题。西方国家通过对企业融资结构的研究,认为合
城市边缘区次级河流沿线住区是一种特殊的住区规划,这不是一种传统的住区规划形式,也不能只能关注住区本身,而需要关注住区与河流之间的相互关系。目前,对于他们的研究尚不充分,且
本教研室在多年研究橡胶增强技术与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理想填料(Ideal Filler, IF)的结构模型及基本设计思路。本课题把理想填料分别应用于塑料的增韧和橡胶的补强中,希望得
正义问题一直是政治哲学研究的热门话题,也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价值。自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当代,实现正义始终是人类社会崇高的价值目标。当代社群主义重要代表桑德尔对这一话题
金属钛为密度小、比强度高、耐热、耐腐蚀等性能优异的结构及功能材料,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目前钛的制备方法不能满足其广泛应用的需要,科研工作者一直寻求制取钛的新工艺,其中
中国在2000年就已经基本进入老龄化阶段,是较早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的国家之一。而且,中国老龄化人口规模巨大,占世界老龄人口20%以上,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势必对家庭金融资产选择带
本论文以二乙烯基苯(DVB)、四氯化硅、白炭黑为偶联剂,通过阴离子聚合方法分别制备了三种改性丁苯共聚物:星型异戊二烯-丁苯共聚物(S-PI-PSB)、星型丁苯共聚物(S-PSB)以及白炭
近年来长庆油田迅猛发展,油气产量逐年猛增,2009年长庆油田油气当量突破3000万吨,超过胜利油田成为国内第二大油气田。长庆油田近年的辉煌成就是长庆油田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当前许多大学教育方式显然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文章探析了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内涵并肯定其当代意义,结合我国大学教育的现状,提出以培养能力为主,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