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核DSP的MPEG-4标清视频编码器的实现与优化

来源 :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sky_5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8年11月公布的MPEG-4标准是为交互式多媒体通信制定的压缩标准。本文主要研究MPEG-4的视频编码算法在双核DSP上的实现与优化。 同以前的视频编码一样,MPEG-4视频编码也是采用基于块的变换编码和预测编码的混合编码框架。MPEG-4中的变换编码、预测编码、变长编码等是视频编码中的关键技术,这些技术对编码的实时实现、图像质量和比特率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的主要工作就是研究MPEG-4视频编码器在ADI公司的高速DSPBF-561芯片上的实现与优化,尤其是对标清电视格式(SDTV)视频的实时编码处理。 本文首先对MPEG-4视频编码标准进行分析和研究,熟悉并掌握其主要模块的编码原理。其次,将MPEG-4编码程序移植到BF-561开发板上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测试。针对主要模块在编码中的耗时比例,实现对编码器主要模块的优化。最后,针对BF-561芯片的结构特点调整视频编码器的流程,分别在单核与双核上实现与优化MPEG-4视频编码器。 实验结果表明,在单核基础上优化后的MPEG-4视频编码器,在保证图像质量和码率的情况下,达到了实时编码CIF格式视频序列的要求。而在双核基础上优化后的MPEG-4编码器在同等情况下可以达到D1视频格式实时编码的要求。
其他文献
在数字视频图像处理系统中,数字视频在采集、编码、传输、解码等过程会不可避免地引入各种噪声,噪声的存在不但严重影响了视频的主观视觉质量,而且会影响数字视频后处理,例如
随着高速数据传输和多媒体业务的需求不断增长,当前广泛使用的GSM/CDMA移动通信系统已经不能满足要求,开发新一代的移动通信系统已是迫在眉睫。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和正交频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网络应用需求量不断的扩大,以太网三层交换机以高容量、高性能、可扩展性的强大优势成为核心网、骨干网上交换路由的主要设备。然而现有集中式以太网
近年来,协作中继技术作为一项对抗信道衰落的重要技术备受关注。如何对通信网络进行中继选择和功率分配,如何在保证用户通信服务质量的情况下尽量降低协作中继系统的能耗,已然成
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MIMO-OFDM)技术由于支持高速数据传输、抗频率选择性衰落以及频谱利用率高
在第三代移动通信中,视频通信业务成为3G应用的一个亮点,如何提供低比特率传输的高质量视频是众多学者研究的新课题。 在低比特率无线视频通信中传输的视频流,通常采用H.264/
指纹识别技术是人体生物识别技术的重要内容之一,已在众多领域得到程度不同的应用。但就提高指纹识别的准确度及识别速度而言,进行指纹识别算法的研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应用上
在过去50年中,通信领域是在一个假设上发展起来的,即通信系统中的两个基本功能部分: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可以分别独立考虑和设计,这个假设被称为分离原则。随着现代通信的发展,分离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无线数据和多媒体业务的需求,未来的移动通信系统需要提供更大容量更高速率数据传输。在下一代移动宽带无线系统中,OFDM被认为是一项核心技术,采用OFDM技术可以
目的:观察得宝松加与不加利多卡因皮损内注射对瘢痕疙瘩的疗效.方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16例,单纯得宝松皮损内注射,B组16例,得宝松加利多卡因注射,每4周注射1次,连续观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