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塔北隆起是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的一级构造带之一,在区域构造背景的影响下,隆坳格局不断变化,并对沉积层序及沉积体系的发育分布产生了重要的控制作用,形成了独特的地貌—沉积特征,这使得该区志留系成为形成大型地层岩性圈闭最有利的层系之一。深入研究古构造、古地貌特征及其对沉积体系等的控制作用,分析志留系岩性地层圈闭的分布规律,对塔里木油田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塔北地区志留系海相砂岩的分布特征、有利储集相带的形成及其主控因素的研究不足,制约了对有利圈闭带和油气分布规律的认识。以层序地层学、地震沉积学、地震地貌学等理论为指导,综合利用岩心、测井和地震等资料,对塔北地区志留系层序地层结构、沉积体系类型、沉积相带分布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再造志留系各主要沉积期的古地貌,探讨了构造运动对古构造地貌形成演化以及古构造地貌对沉积充填的控制作用,分析古构造地貌对地层岩性圈闭的影响,预测有利圈闭发育区带。主要取得以下成果和认识:(1)根据不整合界面特征及其发育规模分析,认为塔北地区志留系为一个二级层序,其内部发育5个不整合面,将志留系层序分隔为4个三级层序:SQ-Skp2、SQ-Skp1、SQ-Stt、SQ-Sym。除SQ-Skp1发育低位、海侵和高位体系域外,其他层序仅发育海侵和高位体系域。(2)综合应用了地层回剥法、残余厚度法及不整合分布及其组合特征分析法,恢复了志留系各三级层序沉积期的古构造地貌。根据斜坡带的发育特征,对古构造地貌进行了单元划分,主要包括:高隆带、高隆斜坡带、低幅洼陷带、低幅隆起带和斜坡-沣陷带。(3)对古地貌单元中可能对应的不整合样式及其组合特征进行了分析及模式总结:高隆斜坡带发育上超不整合及角度削蚀不整合;低幅隆起带为平行不整合或整合;斜坡—洼陷带向低幅隆起过渡带上发育上超不整合及微角度不整合。(4)探讨了古构造地貌对沉积层序及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总结了古构造地貌单元中沉积相带的发育模式:高隆带及高隆斜坡带主要发育前滨—上临滨、三角洲相;低幅隆起带和低幅洼陷带内则以临滨沉积为主,其中低幅隆起带主要发育上临滨沉积,低幅洼陷带则主要为上临滨、下临滨沉积;斜坡洼陷带主要发育下临滨和浅海陆棚相。(5)根据古构造地貌特征及其沉积相带分布特征,结合研究区内生储盖条件及已有油藏的分析,对地层岩性圈闭带进行了预测,指出高隆斜坡带和斜坡—洼陷带是超覆地层圈闭和岩性尖灭圈闭的发育区;低幅隆起带是构造岩性圈闭发育的有利区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