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润导下汤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津亏热结证的临床研究

来源 :陕西中医学院 陕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981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指的是一组包括腹痛和腹部不适伴有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性状异常,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而又缺乏形态学和生化学异常改变可以解释的症候群。本病症状发作易受精神心理因素及饮食的影响,患病率高,临床表现复杂,常表现为腹痛、腹泻、便秘或便秘与腹泻交替、腹胀、肠鸣及矢气,症状至少持续3个月以上。IB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IBS属多因素的生理心理疾病。IBS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主要是胃肠动力和内脏感知异常,而造成这些变化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已知心理社会因素与IBS发病有密切关系。近年来已注意到肠道急性感染后在易感者可引起IBS。脑-肠轴神经-内分泌调节功能失调以及影响该调节功能的肠道免疫系统的异常也受到重视。由于IBS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其临床表现也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因此治疗只限于对症处理。本研究旨在通过科学的临床观察对照实验证实中医药治疗该类慢性病的治疗优势,以便为本病的治疗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目的:通过对清润导下汤治疗便秘型IBS津亏热结腑气不畅证的临床观察,探讨其治疗便秘型IBS津亏热结腑气不畅证的用药机理并进行安全性评估。用科学的方法、有力的依据验证清润导下汤治疗便秘型IBS津亏热结腑气不畅证的确切疗效。   方法:将80例病程不等,年龄各异,确诊为IBS便秘型津亏热结腑气不畅证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40例)予以清润导下汤治疗对照组(40例)予以马来酸曲美布汀(商品名双迪)治疗。规定以一个月为一疗程,分别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主要临床症状等指标变化的情况。2个疗程后,用统计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做出客观的疗效评估及不良反应评价,并以跟踪随访的方式考察本方远期疗效。   结果:(1)经统计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5℅,两组总疗效及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血生化、病理、三常规及大便隐血试验等检查两组无明显影响。(3)远期疗效观察显示:服用本方治疗后,患者复发率低,而且复发后的临床症状亦较轻微。   结论:清润导下汤能够显著改善IBS便秘津亏热结腑气不畅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了患者的病痛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而且复发率低。其组方严谨,配伍精当,临床治疗结果证明本方安全性好,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本课题意在观察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和闭合穿针内固定这两种方法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体现中医治疗的特色和疗效的可靠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指导。  方法:回
目的:通过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老年患者门诊治疗期间服用参桂甲减饮并结合优甲乐,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指标变化,比较单纯予西药治疗组的效果,从而进一步总结和阐述参桂甲减
目的:通过课题实验研究蒙药额尔敦-乌日勒(珍宝丸)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各部位脑组织神经营养因子(NT)的影响,明确其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药理作用与独特优势。讨论其作
目的:观察湿热清联合穴位自血疗法治疗肠胃湿热型痤疮的临床疗效,评价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改变情况,为临床治疗痤疮提供优化治疗方案,为基层医院推广中医适宜项目提供临床依据。
荨麻疹(urticaria)是由于皮肤、粘膜小血管反应性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限局性水肿反应,病程超过3个月者为慢性荨麻疹。本研究旨在观察采用益气活血祛风治疗本病的疗效,并
本文参考近20年关于中医药治疗梅核气的有关文献,归纳总结了中医药治疗梅核气的近况;重点归纳分析了106篇纯中医药治疗梅核气的临床用方用药特点。并总结了导师临床经验,重点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