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承志散文的主题意蕴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bing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承志作为一位优秀的作家,对其小说和散文地研究一直在不断地持续着,而在张承志的所有创作作品中,散文作品又占着绝大的比重,从1989年张承志第一部散文集《绿风土》开始,张承志先后出版一系列散文集,如《荒芜英雄路》、《清洁的精神》、《牧人笔记》、《一册山河》、《谁是胜者》、《聋子的耳朵》、《敬重与惜别》、《你的微笑》等。本文通过对张承志近些年散文作品的研读,从主题内容、价值诉求和精神实质三个方面论述了张承志散文作品的主题意蕴。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张承志散文的基本内容。张承志的散文里总会珍藏着一张张色彩鲜明的地图,而这一张张地图正成了其思想传达的重要载体,张承志的回族血统造就了他流浪的秉性和洒脱的性格。在行走中,张承志给读者展现了独特的地域环境,在回忆里抒写遗憾、悼念逝者,回忆促使人们学会感恩,并珍惜眼前。第二部分展现了张承志对于大爱、大义的弘扬。张承志的散文作品中表现更多的是底层民众的热情好客、善良真挚。他们爱自然,爱自己的朋友、家人,爱自己生长的那片土地,张承志也都充满了对于超越国界践行正义的人们的歌颂。第三部分探讨了张承志散文的精神实质,即“和谐发展”、“理想批判”和“真理的探求”。“和谐发展”首先强调了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其次强调了社会关系的和谐,它不仅注重人的心性、对待他人的态度,更强调了国与国之间彼此尊重的,相互交流的平等状态。此外,张承志以笔为旗,进行批判,在现代大潮下批判没落的都市文明,在大道信仰下批判知识分子的文化身份,批判帝国主义强权政治。张承志十分推崇老阿訇所讲的人生三种学问:关于修养品质的学问;关于唯一真理的学问;关于信仰的学问。修养品质是人的天性;常识的获得需要大量的社会活动;坚守信仰则需要怀揣希望。这三种学问,为张承志的创作提供了强大的支撑,随着历史的沉淀,这种基础越发的强大和珍贵。总之,笔者在张承志的作品中,读到了行走和回忆的主题,也看到了善良和大义的重要意义,这都是作者基于作品的独特理解,张承志一直在努力做真实的自己,并以此作为自己活着的唯一真理。
其他文献
延边地区文化因为诸多的历史因素,她的传统文化可谓多姿多彩便丰富多样朝鲜族在近代和现代迁入到中国边疆延边,延边朝鲜族150多年的传承与发展,她的文化逐步形成了及区别与朝
轻便风速表检定不确定度分析试验报告河北省气象局秦岭,杨保东,武春爱,杜东明,习晓萍一、前言三杯轻便风速表(DEM6型)是用于在1~30m/s量程范围内测量一分钟内平均风速的仪器。它带有一分钟自动
潜意识,是指潜藏在我们一般意识地下的一股神秘力量,它是相对于“意识”的一种思想。又被称为“右脑意识”和“宇宙意识”。也就是说潜意识是我们人类本身所具有但却忘记使用
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的基础建设发展迅猛,涌现了大量大跨径桥梁和大型空间结构。但这些大型工程结构在长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服役期间,受到环境载荷作用、
康熙五彩瓷是最具代表性的艺术陶瓷,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非常高的成就。在五彩瓷的主题表现上,达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丰富程度,“刀马人物”题材也出现在这一时期,是康熙时期
目前山西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农业产业化是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山西省的特色农产品能否很好的开发又直接决定着农业产业化能否顺利进行。山西特色农产品虽具有天然的
本文着眼于素素身为一位关外人,结合她所有的游记散文作品,通过细腻的女性心理、独特的视角、鲜明的个性追求,用非纯历史非纯地理的口吻去叙述历史、看她是如何挖掘东北人独
2013年2月19日,时任韩国总统李明博发表卸任演说,李明博称:5年执政期间的功过将交由历史去评价,但有一点很明确,那就是,韩国不再是边缘小国,而是世界的中心国家。李明博的韩国
近年来,由于冬季温度增暖、播种方式粗放、连作等原因,地老虎危害有上升趋势,造成田间缺苗断垄,甚至大面积毁种,给农户的产量造成很大危害。目前在春季大田作物即将进入播种
通过对民和县草业发展现状、优势条件、取得的成效及存在问题的探讨和分析,提出加快发展民和草业的建议,对促进民和县草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