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养老保险制度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其目标是:防范风险、收入再分配和消除贫困。根据融资方式的不同,养老保险制度可以分为现收现付制和基金积累制。一直以来各界针对现收现付制与基金积累制两种基本养老社会保险制度类型优劣性的争论,主要集中在资本回报率、劳动力供给效应、制度运行成本、储蓄效应以及收入再分配效应等方面。我国现阶段的养老保险制度为统帐结合模式,即现收现付制和基金积累制相结合的方式。本文初步分析和探讨了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和对退休决策的影响。发达国家的学者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对社会保障在经济各个方面的影响和作用都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尽管到目前为止在很多方面(如: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收入再分配效应及融资方式等)都存在较激烈的争论,但是他们的研究方法已趋于成熟和完善。而我国养老社会保险制度起步较晚,有效统计数据也十分匮乏,导致我国对养老社会保险制度的研究也相对落后。因此,通过分析大量的国外相关文献,借鉴国外较为成熟、运用较为普遍的方法,有助于分析和测量我国养老社会保险制度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和对劳动力决策的影响。通过对我国现行养老社会保险制度中缴费、给付方式等方面的分析,建立了与之相对应的模拟模型,进而在不同的利率水平和不同的工资增长率水平下对给付缴费比、内部收益率和回收期进行测算,分析了我国养老社会保险制度的收入再分配效应。认为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具有较强的正向收入再分配效应,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本文以终身收入最大化作为劳动者进行退休决策的最优条件年,通过建立的模拟模型测算了在不同的贴现率和工资增长率水平下使终身收入最大的退休年龄。最优退休年龄随工资增长率的提高而推后,随贴现率的提高而提前。养老保险制度对退休决策的影响取决于当时的宏观经济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