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肥对超级稻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OAODENV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选用超级稻沈农265为试材,以主栽品种辽粳294为对照,比较肥力对超级稻生长、养分吸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1.不同氮肥条件下,两个品种均在6月27日达到分蘖高峰,与辽粳294相比,沈农265达分蘖高峰时分蘖数少。株高受氮肥的影响较大,沈农265的穗颈节间长于辽粳294,茎秆基部前者短于后者。叶鞘的物质输出率高于叶片,茎秆的物质输出为负值。 2.氮肥施用量较高时,沈农265氮肥的农学效率、生理效率等指标高于辽粳294,氮肥用量低时相反,说明高氮肥条件有利于沈农265潜力的发挥。同样氮肥条件下,沈农265每100kg籽粒所需氮量少,说明氮素向籽粒转化运输能力强于辽粳294。氮肥施用量较低时,辽粳294籽粒中的氮素多来自根系吸收,而当氮肥施用量较高时,沈农265籽粒中氮素多来自根系吸收。 3.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沈农265产量一直增加,辽粳294N2处理产量达最高,然后下降;两个品种的穗数也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长,N2处理达最高,然后下降;千粒重表现为N3处理最低,N1处理最高;结实率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下降。沈农265脂肪酸和蛋白质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再下降的趋势,最高值出现在N2处理;直链淀粉的含量随氮肥施用量增加呈现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N2处理最低。辽粳294蛋白质变化和沈农265一样,脂肪酸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升高。同样氮肥条件下,辽粳294直链淀粉的含量高于沈农265。 4.田间低磷条件生育前期生长缓慢,苗期干重、株高、叶龄、分蘖个数明显低于正常供磷条件,其中沈农265分蘖数减少的较少。同时田间低磷使两个品种叶面积指数减小,根系活力下降,沈农265下降的较慢。低磷抑制剑叶叶绿素的合成,但在生育后期,两品种低磷条件叶绿素含量的数值均高于正常供磷条件,这可能是水稻对低磷条件适应性的结果。 5.两个品种分蘖-抽穗期间积累磷量是全生育期的4/5左右,此时吸磷速率也最高,并且低磷条件积累的磷量明显低于正常供磷条件,同样肥力条件下辽粳294积累的磷量高于沈农265;抽穗后两个品种的吸磷速率降低,积累磷量也相应的减少,低磷条件下积累的磷量高于正常供磷条件,同时沈农265积累的磷量高于辽粳294。表明抽穗前田间低磷对沈农265影响较大,抽穗后对辽粳294影响较大。沈农265的综合耐低磷力属于一级指标,辽粳294属于二级指标,表明沈农265耐低磷力较强,辽粳294为中等耐低磷品种。 6.田间低磷使两个品种的经济产量和生物产量都下降,其中沈农265下降幅度较小。同时田间低磷使沈农265的穗数减少,穗粒数减少,着粒密度下降,辽粳294则表现为穗长增加,穗粒数和着粒密度增加,这可能是由于田间低磷使辽粳294分蘖减少较多所致。 7.田间低钾使生长缓慢,叶片、叶鞘、茎秆和穗子的增长速度都慢于正常供钾条件,钾肥影响茎秆的粗度,对辽粳294影响更大,所以生产上为了防止水稻倒伏,要注意钾肥的施用。 8.低钾条件两品种的经济产量和生物产量均下降,其中辽粳294下降的幅度较大。施用钾肥有助于提高沈农265的千粒重和结实率,但辽粳294的结实率受钾肥的影响比较小。分蘖-抽穗期间是两品种钾素积累高峰期,积累钾量达到全生育期积累量的2/3左右,抽穗前辽粳294积累的多,抽穗后相反。说明抽穗前田间低钾条件对沈农265影响较大,抽穗后对辽粳294影响较大。 9.随着生长,两品种钾素利用效率升高,收获期达到54.55~59.81kg/kgK,不同施钾条件下,辽粳294钾素利用效率都高于沈农265,表明辽粳294单位钾所产生的生物量高,利用效率高。另外,两个品种低钾条件下各个生育时期钾的利用效率均高于正常供钾条件。 10.衡量作物耐低钾能力可以用钾效率来表示,分蘖期、抽穗期和收获期沈农265钾效率高于辽粳294,表明沈农265耐低钾能力较强。田间低钾条件下钾素的产谷效率高于正常供钾条件,这可能是植物本身对某种养分缺乏时的一种反馈调节。沈农265钾肥的农学效率低于辽粳294,表明钾肥对沈农265的增产效果不显著,对辽粳294的增产效果比较显著。 11.钾肥对蛋白质和直链淀粉等品质指标都有一定影响,同样钾肥条件下,两个品种二次枝梗籽粒的蛋白质含量比一次枝梗籽粒高,一次枝梗籽粒直链淀粉的含量比二次枝梗籽粒高。脂肪酸的含量品种和肥力间差异较大,田间低钾条件下,沈农265二次枝梗籽粒脂肪酸含量高于一次枝梗,辽粳294则为一次枝梗籽粒脂肪酸含量高于二次枝梗,正常供钾条件下变化相反。
其他文献
2000~2002年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试验农场采用田间试验方法,与传统平作相比较,研究了垄作栽培的生态效应和对烟农19、济麦19和95(6)161等3个小麦品种(系)生长发育特性的影响,并探讨了这种影响的生理基础。主要结果如下: 1 垄作栽培对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全生育期平均土壤容重垄作0~10cm和10~20cm分别比传统平作降低16.2%和12.3%
辣椒(Capsicum  annuum L.)是一种重要的蔬菜作物,但由于病害特别是真菌性病害较为严重,对辣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较大,因此,提高抗病性是辣椒育种的目标之一。利用遗传转化
通过室内水培和兰州、武威两地的大田复种试验,研究了春小麦茬复种油菜对耕层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酶活性的影响及耕层土壤肥力指标间的相互关系;同时对油菜根系分泌物进
[摘 要] 高等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需要我们每一所大学理性发展。真正的理性大学,是重视教学、教师、学生的特点的大学。科学处理大学的教学与科研、改革与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又与时俱进,关注社会,具有开放的胸怀。这是大学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理性;大学;特征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2-0016-02  我国的高等教育经过近十几年
Background: Anaemia during pregnancy is a major nutritional problem that can cause preterm delivery and low birth weight.Adherence to iron supplementation can p
间套作具有充分利用资源和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优势,选择合适的作物进行间套作,能有效的提高磷的利用效率,同时获得高产。本研究采用根系分隔盆栽试验和田间小区试验相
[摘 要]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更深入、全面地掌握当前我国大学教师教学与科研的实际情况。调查结果显示:一方面,多数教师不能有效兼顾教学与科研的和谐发展,并且对现行大学教学与科研评价管理制度的满意度不高;另一方面,不同自变量的教师在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应对上存在差异,即不同类型大学对教师教学与科研的侧重点不同,不同学科专业教师应对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有差异,不同职龄的教师在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有所不同。
大豆是植物蛋白及油脂的重要来源,在我国广泛种植。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对大豆进行有目的改良,是一种较常规育种更为有效、快速的方法,是现代生物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具体应用。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