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选用超级稻沈农265为试材,以主栽品种辽粳294为对照,比较肥力对超级稻生长、养分吸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1.不同氮肥条件下,两个品种均在6月27日达到分蘖高峰,与辽粳294相比,沈农265达分蘖高峰时分蘖数少。株高受氮肥的影响较大,沈农265的穗颈节间长于辽粳294,茎秆基部前者短于后者。叶鞘的物质输出率高于叶片,茎秆的物质输出为负值。
2.氮肥施用量较高时,沈农265氮肥的农学效率、生理效率等指标高于辽粳294,氮肥用量低时相反,说明高氮肥条件有利于沈农265潜力的发挥。同样氮肥条件下,沈农265每100kg籽粒所需氮量少,说明氮素向籽粒转化运输能力强于辽粳294。氮肥施用量较低时,辽粳294籽粒中的氮素多来自根系吸收,而当氮肥施用量较高时,沈农265籽粒中氮素多来自根系吸收。
3.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沈农265产量一直增加,辽粳294N2处理产量达最高,然后下降;两个品种的穗数也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长,N2处理达最高,然后下降;千粒重表现为N3处理最低,N1处理最高;结实率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下降。沈农265脂肪酸和蛋白质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再下降的趋势,最高值出现在N2处理;直链淀粉的含量随氮肥施用量增加呈现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N2处理最低。辽粳294蛋白质变化和沈农265一样,脂肪酸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升高。同样氮肥条件下,辽粳294直链淀粉的含量高于沈农265。
4.田间低磷条件生育前期生长缓慢,苗期干重、株高、叶龄、分蘖个数明显低于正常供磷条件,其中沈农265分蘖数减少的较少。同时田间低磷使两个品种叶面积指数减小,根系活力下降,沈农265下降的较慢。低磷抑制剑叶叶绿素的合成,但在生育后期,两品种低磷条件叶绿素含量的数值均高于正常供磷条件,这可能是水稻对低磷条件适应性的结果。
5.两个品种分蘖-抽穗期间积累磷量是全生育期的4/5左右,此时吸磷速率也最高,并且低磷条件积累的磷量明显低于正常供磷条件,同样肥力条件下辽粳294积累的磷量高于沈农265;抽穗后两个品种的吸磷速率降低,积累磷量也相应的减少,低磷条件下积累的磷量高于正常供磷条件,同时沈农265积累的磷量高于辽粳294。表明抽穗前田间低磷对沈农265影响较大,抽穗后对辽粳294影响较大。沈农265的综合耐低磷力属于一级指标,辽粳294属于二级指标,表明沈农265耐低磷力较强,辽粳294为中等耐低磷品种。
6.田间低磷使两个品种的经济产量和生物产量都下降,其中沈农265下降幅度较小。同时田间低磷使沈农265的穗数减少,穗粒数减少,着粒密度下降,辽粳294则表现为穗长增加,穗粒数和着粒密度增加,这可能是由于田间低磷使辽粳294分蘖减少较多所致。
7.田间低钾使生长缓慢,叶片、叶鞘、茎秆和穗子的增长速度都慢于正常供钾条件,钾肥影响茎秆的粗度,对辽粳294影响更大,所以生产上为了防止水稻倒伏,要注意钾肥的施用。
8.低钾条件两品种的经济产量和生物产量均下降,其中辽粳294下降的幅度较大。施用钾肥有助于提高沈农265的千粒重和结实率,但辽粳294的结实率受钾肥的影响比较小。分蘖-抽穗期间是两品种钾素积累高峰期,积累钾量达到全生育期积累量的2/3左右,抽穗前辽粳294积累的多,抽穗后相反。说明抽穗前田间低钾条件对沈农265影响较大,抽穗后对辽粳294影响较大。
9.随着生长,两品种钾素利用效率升高,收获期达到54.55~59.81kg/kgK,不同施钾条件下,辽粳294钾素利用效率都高于沈农265,表明辽粳294单位钾所产生的生物量高,利用效率高。另外,两个品种低钾条件下各个生育时期钾的利用效率均高于正常供钾条件。
10.衡量作物耐低钾能力可以用钾效率来表示,分蘖期、抽穗期和收获期沈农265钾效率高于辽粳294,表明沈农265耐低钾能力较强。田间低钾条件下钾素的产谷效率高于正常供钾条件,这可能是植物本身对某种养分缺乏时的一种反馈调节。沈农265钾肥的农学效率低于辽粳294,表明钾肥对沈农265的增产效果不显著,对辽粳294的增产效果比较显著。
11.钾肥对蛋白质和直链淀粉等品质指标都有一定影响,同样钾肥条件下,两个品种二次枝梗籽粒的蛋白质含量比一次枝梗籽粒高,一次枝梗籽粒直链淀粉的含量比二次枝梗籽粒高。脂肪酸的含量品种和肥力间差异较大,田间低钾条件下,沈农265二次枝梗籽粒脂肪酸含量高于一次枝梗,辽粳294则为一次枝梗籽粒脂肪酸含量高于二次枝梗,正常供钾条件下变化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