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异丙酚靶控静脉麻醉和异氟醚吸入麻醉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单肺通气(OLV)时肺内分流(QS/Qt)与肺顺应性变化的影响。方法择期行中、下段食管癌根治术患者2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2组(n=10):舒芬太尼-异丙酚组(SUF组),输入效应室靶浓度为0.5ng/ml舒芬太尼和3μg/ml异丙酚维持麻醉;异氟醚组(ISO组),吸入1%~3%异氟醚维持麻醉。分别于麻醉双肺通气30min(T0)、单肺通气30min(T1)、60min(T2)、90min(T3)等4个时间点经桡动脉、颈内静脉采右心房血做血气分析并检测NO和ET,根据各时点血气结果计算肺内分流率(Qs/Qt)和肺顺应性(Cdyn)。连续监测ECG、MAP、SPO2和HR。结果1在T0时点,两组患者Qs/Qt、PaO2、Cdyn以及血浆NO和E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肺内分流率变化与T0时点比较,两组Qs/Qt在T1~T3时点均有增加(P<0.05),与ISO组比较,SUF组Qs/Qt在T1~T3时点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动脉氧分压的变化与T0时点比较,PaO2在单肺通气后明显下降(P<0.05),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肺顺应性变化与T0时点比较,Cdyn在T1~T3时点降低(P<0.05);与SUF组比较,ISO组Cdyn在T1~T3时点显著降低(P<0.05)。5血浆NO的变化与T0时点比较,两组桡动脉、右房血NO值在T1~T3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血浆ET的变化与T0时点比较,SUF组桡动脉血T1~T3时点ET值增高(P<0.05),而ISO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右房血E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OLV时肺泡缺氧可引起肺内皮细胞分泌ET增加或肺组织对ET清除作用减弱,异氟醚对其有抑制作用。与异氟醚麻醉比较,舒芬太尼-异丙酚靶控静脉麻醉在OLV期间可减少肺内分流,增加肺顺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