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MMI的配置管理技术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产品开发质量亟待提高的要求下,开发机构迫于市场和用户的压力,必须遵循CMMI(卡内基梅隆人学软件工程研究所Softwaire Engineering Institute,carnegie MellonUniversity—CMU/SEI提出的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来改进自己的开发过程:我国为保证军品项目的质量,在CMM模型的基础上,在2003年推出了GJB5000,国内军工企业要求通过GJB5000的认证。解决此问题的唯一选择是加强产品开发管理。而产品开发管理的核心就是有效的配置管理。论文研究目的就是通过对国内外配置管理和软什工程等技术的研究,吸收成功的产品开发管理技术,确定配置管理模型,提出一套较为完善和有效的配置管理方法,规范产品开发过程,使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产品可追溯、跟踪,从而缩短开发周期,确保产品的质量,同时使本单位能够通过CMMI和GJB5000认证。 论文首先在深入研究CMMI利GJB5000模型的基础上,阐述了配置管理的内涵;通过分析本组织(本所)内部的产品生命周期、配置管理过程以及CMMI、GJB5000对配置管理活动的具体要求,提出了一个配置管理模型,包括配置管理过程定义、变更控制规程、三库管理规程、产品发布规程及相关证据模板:并以某项目为例说明了如何制定配置管理计划、建立和维护配置管理环境,执行配置标识、版本控制、变更控制、状态报告、配置审计和产品发布等配置管理活动。 论文在研究配置管理过程和软件度量技术的基础上,结合配置管理模型,进一步提出配置管理过程度量指标、度量构造、度量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等,作为改进配置管理过程的必要手段。 为了实现配置管理自动化,论文在研究了主流的配置管理工具Rational C1earCase的基础上,围绕配置管理模型,从工程的角度给出了基于ClearCase的自动化配置管理流程和相应的配置管理实用技术。 为了弥补Rational ClearCase在实现配置管理自动化方面的不足,笔者独立设计并开发了CMMI-GJB5000-CM管理软件,用于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变更控制、状态报告、配置审核及度量数据采集,该软件能自动生成各种查询和状态报告,节省了配置管理人员的工作量,解决了原先各种配置状态报告的数据采集包含很多繁重的利重复性的工作以及很容易造成遗漏等工程问题。 笔者解决的关键技术包括:如何建立实用的配置管理模型;在建立配置管理模型的基础上,如何进行配置管理过程度量;如何设计基于ClearCase的自动化配置管理流程进行配置管理;如何设计并开发CMMI-GJB5000-CM管理软件,有效支持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变更控制、状态报告、配置审核及度量数据采集,并自动生成各种查询和状态报告,以弥补Rational ClearCase在实现配置管理自动化方面的不足,这是配置管理的核心内容。这些技术与本人积累的大量经验相结合,在本组织的过程管理中得以实现。 文中所述的配置管理模型和技术已用于本所的配置管理过程实施,配置管理模型是本人编写的本组织(研究所)的《过程实施规范》的配置管理过程域部分;本人设计的基于ClearCase的自动化配置管理流程和本人开发的CMMI-GJB5000-CM管理软件已用于本组织的配置管理过程的配套实施。自从实施配置管理后,本所许多类似的项目都可以从配置管理库中取出所需的软件稍做修改即可,实现了软件可重用,避免了重复性工作。去年我部(170人)同时承担两百多个项目都能圆满完成任务,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本所2005年已通过CMMI二级的认证,现正进行GJB5000二级和CMMI三级的评估和认证工作。 以上实践效果说明了上述体系、方法和技术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其他文献
文中首先介绍了当前各种上位监控系统的国内外应用现状以及主要功能,并论述了本论文课题的研究内容、意义及完成的主要任务.第2章中应用本人的起重机上位监控系统开发经验,详
在工业控制领域,现场总线技术等有线网络已经应用到工业控制底层网络,使诸如变送器、执行器等工业现场终端设备具备联网能力。然而,许多工业环境下,诸如移动对象或旋转设备(机器人、车床)上的传感器,临时安装的器件,有线物理介质的连接是较难或者无法实现的,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将无线网络嵌入到工业现场设备中。目前,工业现场可选的无线网络技术中GPRS技术需要缴纳一定的流量费用,蓝牙技术和红外技术传输距离较短,
美国 Echelon 公司于 90 年代推出的局部操作网络 LonWorks 是目前最具有竞争力的现场总线系统之一。实现 LonWorks 技术的关键是 LonWorks智能设备,即控制网络节点的应用开
为建设一条在国内自动化控制技术含量较高的一条扁钢生产线,通过考察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同类生产线以及与具有较高设计、制造设备的厂家技术人员多次技术交流,包括了高压柜、变压
随着智能交通信息系统的发展,世界上各个国家都相继开展了关于智能车辆系统的研究。目前,车载定位导航系统作为智能车辆系统的一个重要单元正成为研究的热点。 首先,本文
论文以配电网中智能断路器(重合器)的控制与应用技术这一实际问题为基点,结合国家技术创新计划项目子项—永磁机构微机驱动智能控制器的研制,深入研究了采用高性能DSP控制器,实现双稳态永磁机构高压真空断路器(重合器)的智能控制,及其在高压无功补偿领域的应用。 论文以ABB的VR-3S户外智能断路器及其控制核——PCD2000控制器为原型,在分析永磁机构的结构和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同步关合和分断技术理
在移动机器人跟踪运动目标的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准确地检测和定位运动目标。粒子滤波是一种非参数化的估计方法,在估计过程中不需要对非线性系统进行线性化,保证了
感应电机的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是目前电气传动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其主要研究内容为在存在参数变化、扰动及各种不确定性干扰的情况下,采用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对转子磁链、转子转速进行较为准确的观测。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本课题从两个方向对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进行了研究,一个是传统的磁链、转速观测方法,一个是基于扩展卡尔曼理论的磁链、转速观测。 在研究传统的磁链、转速观测方法时,首先介绍了基于电压和电流
随着我国电力建设的发展,各种类型的大型发电机组越来越多地投入运行,当发电机组出现故障后,查找故障的原因、性质和位置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发电机组上装设专用故障录波装置来分析设备故障性质、原因和位置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国内外故障录波系统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再从电力系统发电机变压器组录波的技术指标和设计要求出发,提出了分布式结构的发变机组故障录波系统,并对该系统方案进行了论证,简单介绍了系统的实现
本文针对中间储仓式钢球磨煤机制粉系统的强耦合、大惯性、大迟延以及时变性等特点,采用了先进的智能控制方法,分别设计了基于逆矩阵静态解耦的PID 控制系统、基于自适应单神经元的解耦控制系统和基于名义模型的内模控制系统。本文首先根据中储式球磨机制粉系统对控制精度要求不高的特点,将传统解耦方法中的逆矩阵方法应用于制粉系统解耦中,设计了基于逆矩阵静态解耦的PID 控制系统。在自适应单神经元解耦控制系统中,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