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经济后果研究——兼评我国允许权益结合法存在的合理性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xiaoqing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经济后果,并以TCL集团吸收合并TCL通讯为例,比较了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下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主要财务指标,说明不同会计处理方法产生的经济后果,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颁布的企业合并准则允许采用权益结合法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建议和对策。 全文一共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概述了经济后果基本理论。首先,介绍了经济后果的含义及“代理人理论”。其次,经济后果理论作为实证会计研究的分支,正是在“代理人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同时实证会计研究提出了著名的三大假说即奖酬计划假说、债务契约假说、政治成本假说,并对经济后果进行了有力的解释。 第二部分对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基本理论介绍。首先,对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即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的含义和特点进行简单介绍。其次,对两者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主要包括如下方面: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的理论假设不同,对会计信息两个主要质量特征影响不同以及对合并报表产生的不同影响,其中对合并报表产生的不同影响主要包括:对合并当年经营成果的影响,只要企业合并发生在会计年度中,被合并企业在合并日前又有利润,则在权益结合法下编制的合并企业利润表利润一定大于购买法下编制的合并企业利润;对合并以后年度经营成果的影响,购买法的年度利润小于权益结合法下的利润;对合并资产负债表的影响,购买法下合并后的资产权益通常高于权益结合法;对财务比率的影响,在购买法下资产负债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均低于权益结合法,而流动比率高于权益结合法;对每股收益的影响,购买法下的每股收益小于权益结合法。最后,介绍了两种方法的优缺点。通过这章的分析以期为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带来的经济后果奠定基础。 第三部分介绍关于国外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经济后果分析。首先,在国外研究文献综述中,主要将其分为两类: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对企业价值不存在差别性影响;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对企业价值存在差别性影响。其次,对于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所产生的经济后果主要从对企业管理者和企业投资者两个方面来加以阐述的:从企业管理层来说,企业管理人员的经济利益可能会直接受到影响,尤其是当其报酬直接与报告收益挂钩时,换句话说,如果企业管理层的报酬与报告收益直接挂钩,企业的报告收益越高,其报酬的计算基数就越大,由于权益结合法能产生巨额的“即时收益”,管理层可以从权益结合法中得到更多的利益,而购买法便不能体现出这一优势;另一方面,管理人员的社会声望可能也会受到影响,比如可以提高业绩,使其具有成就感等;从企业投资者来说,不同的合并会计方法可能会影响投资者对企业价值的评价,同时,合并会计方法也可能会影响交易双方的讨价还价,由于权益结合法能带来较高的报告收益,这可能会使得收购方尽量变收购为换股合并以满足采用权益结合法的限制条件。 第四部分阐述了关于我国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经济后果分析。首先,对于不同的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在我国会产生不同的经济后果,主要结合我国的融资、监管环境及管理者报酬计划来进行具体分析;从融资环境来说,对于上市公司而言,融资渠道包括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通过对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的分析,可以得知,不同企业合并会计方法会产生不同的经济后果;从监管环境来看,根据中国证监会的相关规定,上市公司连续2年发生亏损时,其股票将被特别处理(简称ST),连续3年发生亏损时,其股票将被停止交易(简称退市),为了逃避被退市,他们在进行企业合并时会选择有利于达到自身目的的方法,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也会产生不同的经济后果;从管理者报酬计划来看,在通常情况下,会计利润常常作为激励管理者的基础,因此,即使企业管理人员在对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进行选择时没有进行利润操纵,但也会选择符合自己经济利益的会计处理方法,从而使得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产生不同的经济后果。其次,结合TCL集团换股合并TCL通讯的案例进行分析,说明我国不同的合并会计处理方法产生的不同经济后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采用不同会计处理方法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主要财务指标(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和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以及借鉴国外的研究对经济后果进行分析,包括对企业管理层和投资者的分析,从而说明在我国特定的环境下,不同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产生不同的经济后果,同时得出管层偏好权益结合法的结论。 第五部分阐述了权益结合法在我国存在的合理性分析及对策。首先,对权益结合法在我国存在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环境分析、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现实基础和操作基础;其次,提出建议和对策。虽然我国允许采用权益结合法,但由于本身带来的经济后果决定了其有不利的一面,为了防止企业利用企业合并作出不利于投资者的决策,认为应从外部环境、企业管理层和投资者三个方面入手:从外部环境来说,为了防止其利用权益结合法本身的缺陷进行利润操纵,应对其应用条件作出严格的限定以及充分发挥约束监督机制的作用;对企业管理层来说,应对采用权益结合法的原因及与购买法形成的差异进行披露;对于企业投资者来说,不应只着重企业提供的会计报告信息,也应重视企业合并所采用会计处理方法,从而有利于做出投资决策。
其他文献
当前中国电信处于转型时期,行业大客户是转型工作的重点,无论从工作组织架构还是业务来说,大客户有明显区别于其他聚类政企客户和家庭个人客户的特征。随着电信精确化营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