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文体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at050410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部影响深广的古代文学名著,《世说新语》既是兴起于魏晋时期的志人小说的集大成之作,又是繁荣于后世的“《世说》体”文言笔记小说争相规模的祖本,其独特的文体风格,在我国古代小说史上独树一帜,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和价值。本文对于《世说新语》文体的形成、风格及其审美功能的探讨,正是在这一认识基础上展开的。本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考镜源流”,在对《世说新语》文体直观特征加以勾勒的基础上,分别从书名、体例和形制三方面对其形成渊源进行考辨,认为《世说新语》文体的形成,来自对既往文化传统的合理继承与大胆创变,它既是六朝文学自觉、文体新变风气下的产物,又呈现出雏形时期的小说文体努力挣脱史统束缚的清晰脉络。第二部分是以史传叙事模式为参照,对《世说新语》文体的叙事学阐释。通过对文本结构、时间、视角等几个叙事学要素的透析,我们发现:在《世说新语》的具体叙事中,对于史传叙事极为重视的历史时间、人物背景、重大史事等要素,始终采取消解、省略、虚化的处理方式,这使它呈现出迥异于史传的文体风貌;同时,其整体结构的空间效果和较为客观的叙事视角,也是潜在地作用于文体风格的重要因素,甚至比那些直观特征更为深刻地影响着文本的审美接受。第三部分是从接受角度对《世说新语》文体的现代阐释。分别从小说和戏剧两大文类寻找《世说新语》在现代语境下的审美生长点;其合理的杜撰与虚构、重“呈现”轻“讲述”的叙事方式等等,都为这些阐释提供了前提和可能。综上,我们认为,《世说新语》的文体创造不仅体现了传统意义上的小说文体的自觉,迈出了我国的小说文体独立于史传、走向自我成熟的关键一步,而且,它所开创的这种“有意味的形式”,还蕴藏着无比丰富的审美资源,具有现代阐释的广阔空间。径直以“史余”之作目之,显然是一种无视其文体创新努力的狭隘认识。
其他文献
《庄子》既是一部哲学名著,又是一部文学名著.作者认为其艺术魅力主要体现在它的意象艺术.该文先从意象的概念分析入手,认为《庄子》的意象是表意之象.即"象"来自主观,由"意"
该文共分五部分,从古希腊美育思想的独特性入手,论证了古希腊美育理论和实践的目的,描述了古希腊美育史与马克思主义美育思想关系角度阐述了古希腊美学思想的间义.
唱书是山东莱阳地区西马家泊村对中长篇鼓词文本的称谓,即本文的研究对象。唱书应当属于历代学者所谓鼓词的一部分。鼓词说唱活动曾广泛流行于北方各地,甚至延伸至南方,尤其
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坛涌现出了一批关注女性命运的女性作家。她们以特有的人生体验、独特的视角和极具个性化的叙述语言,创作了一批耐人寻味的女性题材的作品。这批女作家已经
该文首先借陈染的作品揭示了一个中国新一代知识女性所面临的身份困境:对既定身份角色的不满和对新的未知身份的困惑;此外,文中还表明了中国女性书写中普遍存在的一个欲望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