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站点建设对沿线商圈影响研究——以合肥市轨道一号线为例

来源 :安徽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arab1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快速城市化,我国城市传统的商业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改变。商圈对区位条件具有很强的依赖性,是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重要组织形式,而影响商圈区位条件的因素之一就是交通条件。随着轨道交通在我国各大城市的快速普及,对该专题的研究能更好发挥商圈促进城市经济繁荣的积极作用,提供商圈布局更加合理化的建议。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特殊的城市客运方式,将怎样影响城市商业活动空间布局,成为商业区位研究新的课题。  首先,本文对国内外中心地理论和TOD理论等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将涉及城市商业空间结构演变(商业地理学、零售业理论、零售聚集论等)与轨道交通对商业影响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和系统整合,明确轨道交通对城市商业空间演变的整合和推动作用。  其次,通过对轨道交通建设较成熟的城市进行实证分析,总结出城市商圈与轨道交通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商业圈的形成演化是受到区位和规划建议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通过市场供求机制、集聚与扩散机制以及级差地租机制共同作用于商圈。同时轨道交通带来的交通因子(距站点距离、交通便捷度)、市场因子(人群出行特征、人口居住与分布)、竞争因子(商业发展的规模和类型)改变,推动商业圈的形成与发展,促进城市商业空间等级规模的变化。  最后,以合肥市为例,从合肥市商业发展和轨道交通建设的概况入手,介绍了合肥市轨道交通发展的线网规划和城市服务功能定位,重点分析一号线周边的商业空间结构。为了更好的发挥轨道交通对城市商业空间有序发展的促进作用,文章从合肥市一号线中截取了南部段、中部段和北部段三个片区为研究对象。选取市场因素(人口密度、周边地价和商店数量等5个二级指标)、交通因素(换乘便捷度和15分钟通勤圈等4个二级指标)和竞争因素(周围商业的规模和类型2个二级指标),对三个地段的站点周边商业发展基础分别作出评价。针对评价结果,对三个地段的商业空间结构的发展提出不同的优化路径与措施,即中心商业圈向着专业化、体验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而居住区商圈更突出大众化、便民化和生活化的特色,使合肥市商业空间结构整体向着科学健康繁荣的方向发展。  
其他文献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启动了城镇化战略,以城镇化为抓手来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水平的提高,使得全国经济社会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
重症医学(Critical Care Medicine,CCM)是研究危及生命的疾病状态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方法的临床医学学科。重症监护单元(Intensive Care Unit,ICU)是重症医学学科的临床
近年来,国内外对BIM技术在文化遗产领域的应用进行着不断地探索。2009年墨菲(Murphy)提出了HBIM(Historic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ling)的概念及相应的工作流程。天津大学
随着我国铁路成功实现第六次的大面积提速及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的快速发展,许多既有大型铁路客运站往往出于对造价、社会成本和自身历史价值等方面的考虑而选择对既有站房进行
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城镇建设大力发展和不断更新,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在新的时代语境下,建筑行业的发展模式是多元化的,而其中商业建筑最为典
进入21世纪以来,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更加紧密,社会财富也伴随城市发展在城市中继续快速聚集。无论城市政府还是学术界仍倾向于以区域分工的方式继续推进城市化进程
当代的城镇住宅无论从形态上、规划与设计上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随着经济与建设的发展,住宅在经济性、环保节能以及地域文化内涵等方面有了新的需求,居民也对居住环境有了更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居民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强,同时生活观念已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人们不仅仅满足于疾病的治愈,更加重视自身的健康与保健。具有“预防、保健、医
城市规划是与政府行政职能关联的一项公共政策。城市规划难以发挥作用与地方政府的城市规划决策失误紧密相关。地方政府的城市规划决策一旦失误,将会带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