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Mortgage-Backed Security,MBS)是一种新型的结构融资方式。由于这种金融创新具有多方面的优越性,其在世界各国发展非常迅速。2005年3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正式启动,中国建设银行被批准进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业务试点,并于2005年12月15日,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建元2005—1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信托优先级资产支持证券”。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完善我国住宅金融市场的重要途径,更是缓解当前国内商业银行即将面临的流动性风险和提高资本充足率的有效手段。
然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在规避风险的同时又会产生其他风险。由于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涉及债务人、发起人、特殊目的机构(special Purpose Vehicle,SPV)、信用增级和评级机构、受托人、投资者等多个当事人,任何环节发生问题都会带来风险,使得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中的风险呈现出连续性和复杂性。因此,在我国对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进行试点的同时,预测我国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并依据我国现实国情构建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风险防范机制,对于促进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顺利进行将起到有力的保障。
全文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在对国内外目前对于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风险理论的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研究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风险的目的以及研究思路。
第二部分介绍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基本理论,包括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产生、基本运作原理及其种类。
第三部分详细阐述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本章是本文的重点,为下文继续分析我国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做了铺垫。
第四部分以“建元2005-1”为例,介绍了我国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实践。并结合国内经济实际情况,具体分析了第三章中所阐述的各种风险。指出在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各种风险。
第五部分在前文所述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面对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过程中各种风险的应对办法。从借款人、中介机构、政府等证券化主题的角度,阐述了各自应对风险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