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片类药物为主的多药联合方案治疗难治性癌痛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来源 :长春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ss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选择以奥施康定联合普瑞巴林、塞来昔布、地塞米松及甘露醇的多药联合方案治疗难治性癌痛,通过分析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数字疼痛分级法(Numeric Rating Scale,NRS)评分、奥施康定日均使用剂量、镇痛效果、生活质量、爆发痛次数及不良反应的差异,探讨此种多药联合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研究选取2017年09月至2019年12月间吉林省人民医院肿瘤综合治疗科收治的,具有明确诊断恶性肿瘤合并难治性癌痛的患者60人,统计分析比较五药联合方案治疗前24小时、治疗后24小时、72小时、1周及2周患者NRS评分、奥施康定日均剂量、爆发痛次数、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 Score,QOL)评分。并比较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2周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及肌酐(Creatinine,Cr)指标的变化。
  结果:1.治疗24小时后,患者的NRS评分显著下降,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NRS评分呈持续下降趋势(p<0.05)。2.治疗24小时后疼痛缓解率为68.3%,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疼痛缓解率持续提高(p<0.05)。3.不同年龄的患者治疗后均可有效缓解疼痛(p>0.05)。4.合并阴部神经痛的患者疼痛缓解率和NRS评分下降均优于其他类型的难治性癌痛患者(p<0.05)。5.治疗72小时后,患者的奥施康定日均使用剂量开始下降,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呈持续下降趋势(p<0.05)。6.治疗24小时后,爆发痛的发生次数开始显著下降,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呈持续下降趋势(p<0.05)。7.治疗24小时后,患者排尿困难的发生率开始显著降低(p<0.05);治疗72小时后,患者的恶心、呕吐、头晕和嗜睡的发生率也开始下降,随着治疗时间延长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持续降低(p<0.05);但患者的便秘情况始终无明显改善(p>0.05)。8.治疗24小时后,患者的精神状态开始显著改善(p<0.05);治疗72小时后,患者的睡眠、食欲、日常活动及疲乏情况均显著改善(p<0.05)。9.治疗2周后,患者的肝功能指标ALT、AST及肾功能指标Cr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
  结论:1.阿片类药物为主的多药联合方案治疗难治性癌痛,可显著降低NRS评分,提高疼痛缓解率,且对不同年龄的患者均有疗效。
  2.阿片类药物为主的多药联合方案对合并阴部神经痛的难治性癌痛患者有更好的镇痛疗效。
  3.阿片类药物为主的多药联合方案治疗难治性癌痛,可减少患者的奥施康定日均使用剂量及爆发痛次数,减少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特别是减少排尿困难、头晕、嗜睡及恶心、呕吐的发生。
  4.阿片类药物为主的多药联合方案治疗难治性癌痛,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食欲、疲乏及日常活动等。
  5.阿片类药物为主的多药联合方案安全性良好,并无严重的肝肾毒性及胃肠道风险。
其他文献
学位
期刊
目的:  探讨围绝经期女性桥本甲状腺炎患者体内激素指标变化与癌变间的相关性,对比分析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的雌激素、孕激素、甲状腺组织免疫组化(ER、PR、HER2表达)与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雌激素、孕激素甲状腺癌灶及颈淋巴结组织免疫组化(ER、PR、HER2表达),通过分析以上数据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而为桥本甲状腺炎是否进一步发展癌变提供一个线索或依据。  方法:  选择2017年9月至
学位
目的:探索肠梗阻导管联合中药注入及灌肠在非绞窄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于吉林省人民医院胃肠外科疝外科就诊的患者,根据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并符合入组要求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治疗组1组和治疗组2组,共三个组别。三个组别含有共同的常规治疗措施,包括肠外营养、常规禁食,并进行补液以改善酸碱失衡和纠正水、电解质、抗感染和解痉治疗措施。对照组(胃管组):
目的:探讨安珂微创旋切治疗组在肉芽肿性乳腺炎治疗的临床疗效、在乳腺外形上与传统的手术相比是否具有优越性、以及是否可以推广至临床应用。  方法:收集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胸甲乳外科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期间病理组织活检确诊的56例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一组均为一般治疗和手术治疗两个部分,两组的一般治疗方法相同,一般治疗后,实验组行安珂微创旋切治疗共30例患者,对照组行传
期刊
目的:探讨远隔缺血预适应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脑保护机制。  方法:选取2019年03月-2019年11月于吉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满足以下条件:发病时间在48小时以内的前循环脑梗死:NIHSS评分在4-15分(包括4分和15分);年龄18-80岁;自愿加入本研究。同时排除:病情加重者、上肢有其他损伤、近期患过其他神经系统疾病、锁骨下动脉及上肢动脉严重狭窄、心脏相
期刊
目的:比较XELOX方案和FOLFOX方案一线治疗不同发病部位的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和安全性,并观察对患者生活质量以及相关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吉林省人民医院肿瘤内科2010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经病理确诊并不能手术的晚期结直肠癌90例。45例采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方案(XELOX组),其中发病部位位于右半结肠14例、位于左半结肠16例、位于直肠15例;45例采用5-氟
学位
目的:通过对核心稳定性训练联合平衡仪反馈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并经过严格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证明此方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障碍的疗效及优越性。  方法:将临床中符合标准的6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4例,观察组32例。对照组每天进行Bobath、Brunnstrom、PNF、Rood、下肢肌力及耐力训练、坐-站转移训练、偏瘫侧下肢负重、上下台阶运动等常规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