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秘密保护法律制度研究───以人才流动为视角

来源 :云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fu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迅速崛起与信息、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传播,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和挑战。企业由最原始的对传统生产力的争夺逐渐演变为对信息、技术等无形资产的竞争,拥有一定的商业秘密也成为了取得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之一,商业秘密成为了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拥有一批优秀技术、管理人才的企业往往更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然而这一部分人往往掌握着企业的核心信息。合理、正当的人才流动是社会经济进步的表现,但经济竞争日趋激烈,人才流动也日益频繁,人才的流动会导致商业秘密的泄露。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才流动过程中的侵犯商业秘密的现象十分普遍,由此引发的问题也层出不穷。尤其是劳动者离职后的竞业禁止问题,成为了我国劳动者职业生涯和企业经营发展中不可避免的问题。  商业秘密保护制度最早起源于西方,虽然各国对商业秘密的定义、性质、范围等存在着争议,但由于商业秘密的保护历史是悠久的,无论在成文法系国家还是判例法系国家以及司法实践中也有较为成熟的规定。而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对商业秘密的保护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保障我国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维持良好竞争秩序,鼓励发明创造,保证企业的合法利益的同时,如何充分尊重个人的自由择业权,以及如何合理地分配人才资源又可避免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发生,平衡人才流动中的各种利益冲突,加强企业商业秘密自我保护已成为我国商业秘密保护法律制度建设重要课题。  本文从商业秘密的基本理论入手,对商业秘密的概念、特征、主客体范围进行理论性阐述,以便从宏观上了解商业秘密;其次对人才流动中商业秘密保护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从人才流动过程中利益体现入手,立足于此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冲突,剖析冲突产生的根源,从而分析出解决此冲突的路径;第三通过冲突现状来进一步探究其存在的法律制度,分别从民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劳动法、刑法等其他法律多方位介绍我国相关法律对商业秘密保护的现状,并进一步分析法律制度的不足。第四通过比较研究美国和日本这两个极具代表性的发达国家的商业秘密保护制度,来探讨出对我国的借鉴意义,为我国的相关  法律制度的完善提供一个良好的蓝本。最后提出我国商业秘密法律保护制度完善的构想,并提出关于完善我国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立法和相关配套措施的合理化建议。
其他文献
张斌、周蔚两位建筑师和他们的致正建筑工作室在过去的十多年时间里曾经在同济本部和嘉兴校区里共同完成了三个重要项目。这三个项目的特点基本上可以描绘出他们在这十年间的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逐渐提升,城镇工业生产能力日益增加,水资源日趋紧张,水务产业改革势在必行。介绍了我国目前水务产业BOT、TOT、PPP及PFI等投融资模式,主要从运营模式以及
刚刚结束《报酬》一文的讲读教学,而我的眼前却久久挥之不去孩子们那兴奋、余兴未尽的眼神。耳边也时时回响孩子们振振有词、慷慨激昂的讨论。并表明他们今后将如何去读书,以
期刊
近年来,互联网产业繁荣发展,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交流。与此同时,网络游戏“私服”成为一种多发的侵权行为。由于“私服”行为的虚拟性以及专业性极强,刑法规则在对其适用上出现
基本权利的核心与基础价值是人性尊严。维护人性尊严是一切国家机关行为活动的指导原则,是判断一切国家行为是否合理合法、正当的基本判断标准。《侵权责任法》第17条关于死亡
在我国婚姻法中确定夫妻个人财产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夫妻个人财产转化规则,它的发展可谓是命途多舛:其在经过十余年的“雪藏”之后,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又激起学术界新一番激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