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便血患者电子结肠镜下恶性肿瘤检出率及临床分析

来源 :桂林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camel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釆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通过对中老年便血患者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后恶性肿瘤的检出率及其临床特点等相关因素的分析,旨在探讨电子结肠镜在便血中老年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2012年7月至2017年7月5年间,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以便血为主诉而收治入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中老年患者260例,记录电子结肠镜下恶性肿瘤检出率、恶性肿瘤发生部位、病理检查组织学类型、性别及年龄等情况,分3个年龄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恶性肿瘤检出率:在260例患者中,其中有183例患者发现有恶性肿瘤,总检出率为70.38%(183/260)。2.恶性肿瘤检出在年龄分布上:其中在75岁以上年龄段的患者中内镜下恶性肿瘤检出率占83.70%(77/92);60-74岁年龄段的患者中内镜下恶性肿瘤检出率占69.15%(65/94);45-59岁年龄段的患者中内镜下恶性肿瘤检出率占55.41%(41/74);发现每增加一个年龄段,恶性肿瘤检出率有明显增加趋势(达2.016倍),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恶性肿瘤检出在性别分布上:其中女性患者检出76例,检出率为29.23%,男性患者检出107例,检出率为41.15%,男性>女性,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恶性肿瘤检出部位:在183例被检出恶性肿瘤的患者中,其中发生在直肠的共有112例,占61.20%;其中发生在乙状结肠的共有38例,占20.77%;发生在其它部位的有33例,占18.03%;以发生在直肠者显著增多,与其它部位存在差异(P<0.05)。5.恶性肿瘤组织学类型:病理检査结果,随年龄段的升高,肿瘤的分化程度也有所增高,恶性肿瘤组织学类型变化存在差异(P<0.05)。结论:中老年便血患者经电子结肠镜检查,恶性肿瘤总检出率为70.38%;其中在年龄分布上,随年龄段的增高而增加;恶性肿瘤检出率与性别存在关系,男性大于女性;恶性肿瘤的好发部位以直肠多见,结肠次之;肿瘤组织学类型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肿瘤细胞分化趋好。
其他文献
<正>一、问题的提出作文方面的观点、理论,可以说是多种多样,异彩纷呈。一般说来,我们赞同这样一种观点:当学生作文具体到不能再具体的时候,一篇好文章就写成了。可在平时批
会议
随着社会对医疗的要求日益增高,护士的压力也随之增加。护士职业已是世界公认的压力性职业,所承受的压力已经成为一种职业性危险。由于肿瘤科护士面对的是特殊患者,所承受的压力
导线环垂直激发场是导线环在地下产生的激发场中垂直于地磁场的分量,在地面核磁共振找水方法中,垂直激发场在地下的分布直接决定地面核磁共振响应,探讨影响垂直激发场地下分布的
患者, 男, 75岁. 5年前患脑梗死、脑萎缩, 1年前因乙状结肠扭转致肠坏死, 行结肠部分切除并单腔造瘘术, 今预行造瘘切除并结肠吻合术. 查T 36.5℃, BP 17/12kPa, 超力型, 反
目的观察甘桔冰梅片对慢性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口服抗生素、雾化吸入等治疗,治疗组应用甘桔冰梅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有效率,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