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釆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通过对中老年便血患者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后恶性肿瘤的检出率及其临床特点等相关因素的分析,旨在探讨电子结肠镜在便血中老年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2012年7月至2017年7月5年间,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以便血为主诉而收治入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中老年患者260例,记录电子结肠镜下恶性肿瘤检出率、恶性肿瘤发生部位、病理检查组织学类型、性别及年龄等情况,分3个年龄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恶性肿瘤检出率:在260例患者中,其中有183例患者发现有恶性肿瘤,总检出率为70.38%(183/260)。2.恶性肿瘤检出在年龄分布上:其中在75岁以上年龄段的患者中内镜下恶性肿瘤检出率占83.70%(77/92);60-74岁年龄段的患者中内镜下恶性肿瘤检出率占69.15%(65/94);45-59岁年龄段的患者中内镜下恶性肿瘤检出率占55.41%(41/74);发现每增加一个年龄段,恶性肿瘤检出率有明显增加趋势(达2.016倍),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恶性肿瘤检出在性别分布上:其中女性患者检出76例,检出率为29.23%,男性患者检出107例,检出率为41.15%,男性>女性,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恶性肿瘤检出部位:在183例被检出恶性肿瘤的患者中,其中发生在直肠的共有112例,占61.20%;其中发生在乙状结肠的共有38例,占20.77%;发生在其它部位的有33例,占18.03%;以发生在直肠者显著增多,与其它部位存在差异(P<0.05)。5.恶性肿瘤组织学类型:病理检査结果,随年龄段的升高,肿瘤的分化程度也有所增高,恶性肿瘤组织学类型变化存在差异(P<0.05)。结论:中老年便血患者经电子结肠镜检查,恶性肿瘤总检出率为70.38%;其中在年龄分布上,随年龄段的增高而增加;恶性肿瘤检出率与性别存在关系,男性大于女性;恶性肿瘤的好发部位以直肠多见,结肠次之;肿瘤组织学类型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肿瘤细胞分化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