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净距公路隧道施工中围岩地应力分析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25次 | 上传用户:h4594034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高等级公路建设中大量遇到隧道工程。山岭隧道常常因为地形限制,隧道间距一般都难以满足普通技术规范要求而采用小净距隧道及连拱隧道等特殊结构型式。本文以瑞(金)赣(州)高速公路九岭隧道的施工建设为依托,采用有限元数值分析和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针对九岭小净距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应力的变化进行了下面几个方面的研究:(1)本文分析了隧道围岩应力的分析方法,包括了岩土的初始应力、开挖后的二次应力、支护后的三次应力以及偏压状态下围岩应力的分析。(2)本文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用平面4节点实体线性单元模拟围岩,用Beam3单元模拟喷混凝土,用杆单元模拟锚杆,用Beam3单元模拟二次衬砌,选取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模拟围岩,采用“反转应力逐步释放法”,利用杀死和激活单元来模拟九岭隧道不同围岩,不同施工方式,不同施工阶段的开挖和支护过程。(3)对九岭隧道深埋情况下Ⅲ级围岩全断面开挖和Ⅳ级围岩台阶开挖两种情况进行模拟;对九岭隧道出洞口Ⅴ级围岩浅埋偏压条件下的YK195断面不同开挖方式进行了模拟。模拟了浅埋偏压条件下单洞采用CRD法开挖时四种不同工序和小净距隧道两种不同开挖方案,并对之比选,采用关键点监测的方法找到偏压小净距隧道开挖过程中应力场的变化规律;对实测数据和数值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4)简明阐述了新奥法施工的概念和隧道监测监控的方法和手段。结合九岭隧道监测监控项目,对九岭隧道Ⅳ级和Ⅴ级围岩中的两个断面的实际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并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求解出数值解,通过数值解和实测数据的对比分析,得到钢弦式传感器可以应用于隧道围岩应力变化的测量,对实际施工具有指导意义的结论。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研究,可以得到:(1)拱脚、拱项和中间岩柱是施工中应该给予重点关注的部位;(2)后行隧道开挖过程中,会对先行隧道洞周应力产生影响,影响的程度和围岩的级别以及开挖方式等因素有关,围岩岩质越好、开挖扰动越小,对先行隧道的应力影响越小。(3)偏压小净距隧道开挖时不同工序对围岩应力分布存在影响,左洞及右洞的应力场相互重叠,产生了复杂的应力重分布,由于偏压的存在,隧道围岩最终应力场并不对称,深埋侧隧道附近围岩的应力略大于浅埋侧隧道围岩,就开挖工序上说,宜采用先开挖隧道埋深小的一侧较为有利。(4)采用台阶开挖时,在开挖下台阶并进行支护的前后,围岩的应力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当下台阶逐渐远离监测断面,围岩的应力逐渐趋于平稳。(5)二次支护施作后,因为二次衬砌阻碍了围岩和初次衬砌的变形,围岩的应力也发生较大的变化。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公路隧道建设的规模正日益扩大,出于防灾减灾的需要,对高烈度地震区的公路隧道开展抗、减震的研究正逐渐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对西藏林芝地区的
本文就沥青路面热再生在国内外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对于沥青混合料热再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沥青混合料再生在世界各国有着广泛的应用,并形成了相应的规范,在我国
斜拉桥是一种高次超静定的复杂结构,索塔是主要的承重构件,斜拉桥的活载和恒载几乎全通过索塔传递到下部的塔墩和基础。大跨度斜拉桥索塔是控制设计和施工的关键部位。考虑到
实时、准确的交通流数据是对交通流进行精益化管理、有效实现智能运输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简称ITS),尤其是其先进的交通管理子系统(Advanced Traffic M
目前国际航运业仍然保持着高度景气,产品与原材料运输需求旺盛。从干散货运输的全线飘红,到集装箱市场的重整旗鼓,再到资本市场对航运业的百般青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世界航
轨道交通的建设是缓解城市交通拥挤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在城市地铁车站建设中使用盖挖法,其主要目的就是把地铁建设对城市交通及周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以实现城市基础
近年来,我国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机动车保有量及通车里程迅速增长,在带动了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如道路交通事故率居高不下就是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基于势流理论方法求解畸形波对张力腿平台的作用,应用新波理论建立极限入射波浪模型,根据Cummins提出的由频域向时域转化的理论方法得到极限波浪力,在时域内对张力腿平台
能源是国家经济的命脉,是发展国民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保障。国际经验表明,当一国的石油进口量超过5000万吨以后,国际市场行情的变化会影响这个国家的经济运行;超过
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飞速发展,交通枢纽布局规划已成为运输规划中较为活跃的领域之一。在交通运输发展的拉动下,经济的快速增长也同时使城市区域形态不断发生质的变化。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