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重力加盐精馏分离乙醇—水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rc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共沸物系的分离是精馏单元操作重要的研究方向。由于共沸点“瓶颈”的存在,普通精馏方法使用受到了制约,必须考虑特殊的精馏手段。加盐精馏通过加入适当得盐,打破原体系的汽液平衡,实现分离得到高浓度组分的目的。乙醇-水物系是典型的共沸物系,而且在现今环保低能耗的背景下,高浓度的乙醇应用于清洁燃料具有良好的前景。本文正是研究能将过程强化的超重力技术应用于加盐精馏,分离乙醇-水物系探讨其分离效果及传质性能。本研究搭建了适用于连续加盐精馏的工艺多级超重力设备,分别填装星型填料和丝网填料。在稳定操作基础上,不加盐和加盐(溶盐量5-25g/L)条件下,考察了超重力因子20.9~130.6、进料乙醇浓度15-45wt%、进料流量20~45L/h、回流比1.0~4.0对乙醇-水体系分离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低纯度(15-45wt%)的原料液,溶盐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产品的质量浓度提高,以及传质效果的提升和回收率的提高。而前者的提高程度受到恒沸点的制约,提升效果有限,回收率的提高效果则较为显著。在原料液浓度较低时,高效旋转精馏床虽未打破其共沸点,但分离效果得到了一定的提高(94.88wt%),接近了恒沸组成。对于分离效果:随超重力因子和原料液流量先增加后减小;随回流比、溶盐量和原料液浓度的增加而提升。各因素对塔顶产品质量浓度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原料液浓度、进料流量、溶盐量、回流比、超重力因子;对于传质效果:随着超重力因子、原料液流量和回流比的增大,理论塔板数NTP先增加后减小;随溶盐量、原料液浓度的增加而提升。各因素对理论塔板数NTP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进料流量、原料液浓度、溶盐量、超重力因子、回流比。通过提高原料液浓度和溶盐量研究打破乙醇-水的恒沸点的实验条件。当原料液浓度≥93.0%时,其它实验条件设定为:超重力因子83.6、回流比3.5、进料流量10L/h、溶盐量20g/L,产品质量浓度超过了常压不加盐时乙醇-水物系的恒沸组成(95.6%);其它实验条件一定时,原料液质量浓度92.0%时,溶盐量为30g/L便突破恒沸点。在应用研究方面,对果胶生产过程中的乙醇溶剂进行回收,在最佳操作条件下,分离效果好(93.6%),分离成本低(盐回收利用,0.45元/L),回收率得到了提高。综合研究结果可以发现,超重力萃取精馏的传质单元高度为9.3~36.1mm,可见利用超重力技术进行加盐精馏确实提升了传质性能。对于乙醇-水体系,超重力加盐精馏技术操作可行安全,且传质性能和分离效果得到了提升。
其他文献
在科学技术对人们影响日益剧增的今天,融知识性与娱乐性的科技旅游,在国内也开始不断发展。南京是中国重要的科学教育基地,科技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如何把握机遇,科
不锈钢复合板压力容器在设计制造中涉及到很多种技术,并且它对技术水平的要求比较高。在不锈钢复合板压力容器的制造过程中存在许多影响制造质量的因素,要想设计制造出高质量
西方传统主要是一种语义学的语言哲学,中国传统则主要是一种语用学的语言哲学。前者强调语言是之于对象内容的指示,其意义是确定性的,有严格的语法规则,以主客符合为意义实现
为实现航空发动机设计知识的集中组织与管理,进行知识组织模型技术研究,提出基于知识本体的知识组织模型构建方法.研究了面向航空发动机设计的知识本体的结构、设计准则、构
<正> F110系列发动机是GE公司利用低风险的型号衍生技术研制推重比为10及其以上的发动机的典范,经历20余年的研制实践,历经F110—GE—100、F110—GE—129IPE、F110—GE—129E
页岩气(Shale gas),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类型,与常规天然气相比,页岩气的赋存机理完全不同,分为吸附气和游离气两种状态,且吸附气占主导。
从 1 90 4年在报刊发表首篇文章开始 ,到 1 941年小说《幕间》(BetweentheActs)完成第一稿为止 ,在短暂的三十八年创作生涯中 ,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小说、随笔、散文和文艺理
上海重型机器厂一金工车间预应力混凝土屋架修补技术胡荣庆(上海重型机器厂)上海重型机器厂是我国东南地区最大的重型机械制造厂和铸锻基地。一金工车间为厂内最大的精加工车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