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是国家制定某一学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它是指导学校课程实施的基本纲领性文件,也是教材编写的根本依据,教学实施的出发点,学生评价的基本准则,考试命题的落脚点。本文通过比较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版)》(以下简称实验版)和2016年修订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两版课标,以期发现我国高中地理课标的纵向变化,便于加深对实验版和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两版本)课标的理解和把握,从而更好的达成地理课堂教学目标。本文从课标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教学建议、评价建几方面入手,比较两版本课标的文本内容,研究归纳出课标征求意见稿较实验版侧重点的发展变化,并简要分析变化的原因。有助于加深地理教师对课标精神实质的领悟、内容要求的理解,以便更好的指导地理教学实践。研究发现征求意见稿课标在课程性质部分,概念界定清晰严谨、文字表述简洁明了,并新增了地理学目标和课程目的,明确高中地理课程的最终目标;在基本理念部分,形成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地理核心素养”为主线的理念体系;在课程目标部分,继承并高度融合三维目标的主要思想,形成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在课程结构部分,课标征求意见稿较实验版变化较大,必修是面向高一年级的基础课程,选修却成为选考地理学生的必学提升课程;在教学建议部分,凸显问题式教学、强化地理实践力培养;在评价方式部分,注重思维结构和表现性评价,以实现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本文对课标实验版与征求意见稿的比较研究,为地理教师深入理解地理课标新要求,把握地理课改新方向,有效实施地理教学提供参考。但研究仍存在一定不足,需要侧重比较两版本课标的内容标准变化;进一步细化地理课标对教学实施的指导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