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能源(一次能源)消费量2011年已达到26.1亿吨石油当量,连续两年超过美国位列全球第一,但我国的石油自给率却在逐年下降。从我国的能源供给来看,我国存在缺油、少气、多煤的能源结构特点,石油自给率2011年仅为44.1%。从汽车保有量方面来看,2010年我国的汽车保有量已达到7802万辆,但每千人汽车保有量仅为60辆,与世界平均保有量水平(每千人139辆)存在较大差距,仅相当于美国1918年和日本1965年的水平。未来3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还将处于快速增长期,2012年汽车产业发展报告指出,预计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达到2.2亿~2.5亿辆,2030年将达到3.6亿~3.9亿辆。这种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必将带来石油的快速消耗和对环境的极大污染。因此,在汽车总保有量持续增长的背景下,大力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在降低单车油耗的同时,加大天然气、生物燃料、电能、氢气对石油的替代力度,减缓石油消耗的增长势头,把石油对外依存度控制在一定范围,既是我国能源安全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车用能源战略的必然选择。本文参考《BP世界能源统计》、《中国统计年鉴》、《汽车工业统计年鉴》等权威数据,首先分析全球能源消费结构、我国传统能源消费结构和特点以及我国交通能源消费变化,得出我国的石油储量较低,石油消费自给率逐年下降。进而根据环保的要求,指出能源紧缺与价格上涨、环保与汽车尾气排放标准、新能源开发问题是我国汽车产业转型的三大背景,并同时对主要国家的汽车产业转型的经验和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取向进行详细分析,以期找到全球汽车产业转型的方向,其次对我国汽车产业转型进行分析,主要包括我国汽车产业产销量及保有量、我国推动汽车产业转型的政策与目标以及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进程,发展进程主要从电动汽车整车的产业化现状、主要汽车企业新能源汽车生产现状及新能源汽车的优缺点三方面进行分析。最后总结出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能源成本、产销规模及购入和使用成本,进而提出自己的结论和政策建议,以期推动中国汽车产业良好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