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分析肺纯磨玻璃结节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建立用于鉴别早期肺腺癌浸润前(非典型腺瘤样增生、原位腺癌)及浸润性病变(微浸润腺癌、浸润性腺癌)的可视化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2016年6月至2018年11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6例肺纯磨玻璃结节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作为建模组,包括:年龄、性别、BMI、吸烟史、饮酒史、粉尘等接触史、肿瘤既往史、肿瘤家族史、肿瘤位置、结节的最大直径、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支气管充气征、血管集束征、分叶征及常见肿瘤标志物。利用单因素分析及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估浸润前病变和浸润性病变的差异,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独立危险因素,并利用R软件,建立二者鉴别的可视化预测模型列线图,收集2018年12月至2019年2月34例肺纯磨玻璃结节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作为验证组进行外部验证。结果:146例患者中,浸润前病变44例:非典型腺瘤样增生16例,原位腺癌28例;浸润性病变102例:微浸润腺癌26例,浸润性腺癌76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P=0.007)、CYFRA21-1(P=0.037)、病灶最大直径(P<0.001)、支气管充气征(P=0.001)、血管集束征(<0.001)、毛刺征(P=0.037)、分叶征(P=0.004)存在统计学差异,而年龄(P=0.062)、BMI(P=0.429)、吸烟史(P=0.07)、粉尘等接触史(P=0.745)、饮酒史(P=0.714)、肿瘤家族史(P=0.474)、CEA(P=0.106)、NSE(P=0.226)、SCC(P=0.745)、病变部位(P=0.876)、胸膜凹陷征(P=0.091)均无统计学差异。鉴别浸润前和浸润性病变大小的最佳截断值为11.85mm,其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90.2%和68.2%,曲线下面积为0.866。多因素分析提示病灶最大直径(OR=28.950,95%CI:3.856~217.365,P=0.001)、血管集束征(OR=10.799,95%CI:1.960~59.506,P=0.006)、分叶征(OR=372.292,95%CI:3.396~40818.795,P=0.014)、CYFRA21-1(OR=30.794,95%CI:2.469~382.846,P=0.008)有统计学差异,是浸润性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这些变量利用R软件绘制临床预测模型列线图,C-index为0.902,内部验证校准C-index为0.89。验证组患者34例,其中浸润前病变7例,浸润性病变27例,外部验证C-index为0.86。结论:临床特征与影像学特征相结合有利于预测评估pGGNs的浸润性,病灶最大直径、血管集束征、分叶征、CYFRA21-1是其独立预测因子,预测模型列线图有助于临床直观快速的判断pGGNs的浸润性,且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