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来昔布联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及TAPB在肝癌肝切除超前镇痛中的应用及炎性反应研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h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塞来昔布联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和超声波引导右侧肋缘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对肝癌肝切除患者术后早期康复的影响,并进一步观察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旨在为肝癌肝切除术后早期疼痛的管理和防治提供一个新的思路。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月符合纳入标准行初次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术的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其中a组26例,b组26例,c组28例:a组手术前一天分两次给予400mg塞来昔布口服,每次剂量200mg,进入手术室后行胸段硬膜外阻滞及超声波引导右侧肋缘下腹横肌平面浸润阻滞;b组术前不服用塞来昔布,进入手术室后行胸段硬膜外阻滞及超声波引导右侧肋缘下腹横肌平面浸润阻滞;c组术前不进行任何超前镇痛的相关处置干预。所有肝切除手术及围手术期处理由同一团队完成,胸段硬膜外阻滞及超声波引导右侧肋缘下腹横肌平面浸润阻滞操作均由同一麻醉师完成,术后采用相同的镇痛方案。主要观察指标有:(1)术后6个时间节点(T1-T6):4h、8h、12h、24h、48h、72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2)术后辅助镇痛药物使用情况;(3)术后3个时间节点(T1-T3):第一天清晨、第三天清晨、第五天清晨抽取静脉血所测得的C反应蛋白(CRP)表达水平及白介素-6(IL-6)浓度;(4)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5)患者住院时间(LOS)和住院总花费。结果:1.在VAS评分方面:三组患者在术后6个时间点上VAS评分分别为(2.73±0.23、1.69±0.35、1.15±0.29、1.08±0.17、0.98±0.22、0.83±0.15)(3.46±0.31、2.85±0.28、2.46±0.31、2.22±0.24、2.25±0.19、1.76±0.18)和(3.85±0.20、3.22±0.31、3.11±0.26、2.84±0.21、3.05±0.21、2.68±0.16)采取超前镇痛措施实验组(即a、b组)与未采取超前镇痛措施对照组(c组)比较,6个时间节点评分降低,除b组T1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采取超前镇痛措施实验组(即a组与b组)组间相比,a组较b组术后6个时间节点评分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辅助镇痛药物使用方面:将辅助镇痛药物使用剂量换算为等效吗啡剂量(0.01mg舒芬太尼=10mg吗啡;60mg地佐辛=10mg吗啡)。三组患者PCIA阿片药使用等效吗啡量分别为(32.44±6.28、41.77±8.94、87.19±11.21)mg、补救性地佐辛使用等效吗啡量分别为(7.33±2.21、6.80±3.52、7.71±5.13)mg。实验组(a、b组)与对照组(c组)比较,上述两个指标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a、b组)组间相比,a组较b组上述两个指标也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炎症因子表达水平方面:三组患者在术后T1-3上测定的CRP表达水平分别为(39.11±7.14、59.76±7.34、41.92±8.71)ug/ml,(45.16±4.78、76.58±7.70、52.72±5.20)ug/ml,(54.68±5.10、91.53±7.13、67.08±8.73)ug/ml;实验组与对照组以及实验组组间CRP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三组患者术后T1-3上白细胞介素-6测定浓度分别为(96.31±9.38、75.32±11.01、42.15±6.92)pg/ml,(122.30±11.51、86.22±14.10、51.55±8.33)pg/ml,(172.68±10.32、98.54±7.63、60.20±9.41)pg/ml,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除 b组T3测定数值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组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并发症方面:三组患者在术后未发生严重影响各器官功能及有致死性可能的并发症。但均有一定例数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晕、恶心呕吐(PONV)、尿潴留等情况,在头晕方面,其中a组3例(3/26,占12%),b组2例(2/26,占8%),c组1例(1/28,占3.5%),在恶心呕吐(PONV)方面,a组5例(5/26,占19%),b组5例(5/26,占19%),c组8例(8/28,占29%)。在便秘方面,a组2例(2/26,占8%),b组2例(2/26,占8%),c组6例(6/28,占21%)。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未发生硬膜外血肿和穿刺点感染的情况。5.在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方面:三组患者在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的比较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采取超前镇痛措施实验组(即a、b组)相比未采取超前镇痛措施实验组(c组),住院天数明显缩短,额外费用并未增加,而实验组组间比较则无明显差距。结论:塞来昔布联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及超声波引导右侧肋缘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肝癌肝切除术后能有效减轻患者术后早期疼痛,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发生,降低早期炎症因子水平,缩短住院时间,节省住院费用,加快康复进程。
其他文献
近年来,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也经历了一场巨大而深刻的转型变革,它现在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已经完全打破了我们传统的思想政治文化教育模式,并对于这一代我国中职学校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了确保中职生健康成长,中职学校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研究的开展十分必要。本文选取了天津市五所不同培养领域的中职学校作为调查研究对象,运用了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从教师与学生两个方面对
目的新生儿通气相关性肺损伤(VILI)是指在新生儿应用辅助通气的治疗过程中,由于参数调整不当、未与个体肺相匹配等,导致患儿氧合功能障碍和肺水肿,从而导致的肺部功能受损的一系列并发症。在新生儿中常见的肺损伤包括: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气胸、肺出血、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等。目前最常见的VILI主要为VAP,有研究显示我国新生儿早发性VAP发生率为3.33%,迟发性VAP为11.67%,病死
目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在世界癌症相关死亡中位居第三位。HCC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多数患者确诊HCC时已处于疾病中、晚期。肝癌根治性切除是目前治疗HCC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术后肿瘤的复发、转移仍是HCC患者总体预后欠佳的重要原因。因此,寻找并探索HCC侵袭和转移的关键分子及其机制,将为改善HCC患者预后提供新思路。本文拟研
目的:探讨多色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免疫分型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Hematologic malignancies,HM)并发浆膜腔积液中的诊断意义及预后价值,为早期诊断此类患者及评估预后提供重要手段。方法:收集本研究中心2017年2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合并浆膜腔积液的48例患者,所有患者浆膜腔积液均行FCM检查。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除联空气填充治疗非下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探讨非下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后视网膜复位率的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17年8月~2018年11月于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眼科,将55例55只眼符合纳入标准并行玻璃体切除连续的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5例25眼、女性30例30眼,右眼34例34只眼、左眼21例21只
随着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纳米材料在多学科的交叉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纳米二氧化硅(Silica nanoparticles,SiNPs)作为纳米技术消费者库(Consumer products inventory,CPI)列出的常用五大纳米材料之一,由于其合成方法成熟、稳定性好、利于表面修饰、特殊空心结构、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优点,能够提高营养物质和药物透过生理屏障和细胞
脂滴包被蛋白1(Perilipinl,PLIN1)是定位于脂肪细胞的表面蛋白,对调节脂肪分解、细胞代谢及线粒体功能均有影响作用。本课题组前期利用iTRAQ技术对不同猪种肌肉组织进行差异蛋白检测,筛选出包括PLIN1基因在内的一批差异基因,我们推测PLIN1可能和不同品种猪肌肉及脂肪发育差异有关。为了探究猪PLIN1基因对骨骼肌卫星细胞代谢及线粒体功能产生影响作用的机制,本研究利用CRISPR/Ca
对虾白斑综合征(White spot syndrome,WSS)是目前对虾养殖业所面临的分布最广且危害最大的病害之一,该病的病原体为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syndrome virus,WSSV)。目前没有有效的药物治疗WSS,而且WSSV的扩散速度很快,因此迫切需要一种简便、快捷的WSSV检测技术,以期及早发现WSSV的感染,及时净化养殖水体,预防WSS的爆发,降低经济损失。金纳米颗
新型H7N9流感病毒自2013年在我国出现以来,给家禽生产和公共卫生均造成了极大危害。其中,2016~2017年人群中的第五波流行期内,更是出现了 HA裂解位点处携带多碱性氨基酸的变异株,使得H7N9从对家禽低致病性(Lowpathogenic,LP)进化为高致病性(Highly pathogenic,HP),并一度出现LP和HPH7N9共存的复杂局面。随着H5/H7二价疫苗在家禽中的推广使用,H
第一部分:血清PG与G-17水平相关影响因素分析目的:通过检测健康人群血清PG及G-17水平,探讨性别、年龄、生活习惯以及幽门螺杆菌等因素对血清PG和G-17水平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2019年01月至2019年12月扬州农村地区进行上消化道疾病筛查人群的989名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符合筛查标准者纳入电子系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生活习惯等信息;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方法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