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脑开窍针刺辨证取穴治疗偏头痛(肝阳上亢证)的临床观察

来源 :长春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lall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分析应用醒脑开窍针刺辨证取穴治疗偏头痛(肝阳上亢证)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偏头痛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法将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长春市中医院脑病门诊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36例。对照组常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醒脑开窍针刺辨证取穴针刺治疗,2个疗程(2周),通过比较治疗前、治疗结束后患者的VAS评分、疼痛持续时间、发作频率、偏头痛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及HAMA评分,来分析评价醒脑开窍针刺辨证取穴治疗偏头痛(肝阳上亢证)的临床疗效。结果:1.比较治疗前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病程时间,及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症状积分、VAS评分、发作频率及HAMA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可比性成立(p>0.05)。2.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VAS评分降低更明显(p<0.05),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评分数据,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3.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疼痛持续时间缩短更明显(p<0.05),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评分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4.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发作频率都有所降低(p<0.05),但治疗组与对照组发作频率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症状积分降低更明显(p<0.05),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积分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6.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更明显(p<0.05),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积分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7.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HAMA评分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评分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评分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8.疗效分析: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治疗组的总体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证明运用醒脑开窍针刺辨证取穴治疗偏头痛(肝阳上亢证)能够提升临床疗效。结论:运用醒脑开窍针刺辨证取穴治疗偏头痛(肝阳上亢证),能够减轻患者的头痛程度,改善症状,能够明显提升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其他文献
国医大师石学敏院士临证注重“治神”,提出“神之所在、神之所主、神之所病、神之所治——四神论”。从多方面剖析了神的内涵,形成了其独特的治神学术体系。醒脑开窍针刺法是石学敏院士基于“窍闭神逆、神不导气”之病机,提出的一种具有养神、醒神、调神、治神的针刺疗法,其突出了针以守神、效以神应、施术治神的思想。该文从醒脑开窍针刺法立论于神、施术于神、治病于神、变化于神四个维度对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神思想作了钩玄。意
期刊
思辨能力是思维能力的具体表现,是“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培养的核心。本文通过分析“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价值和内容,进一步澄清本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特征。同时,以统编教材中的相关单元(文本)为例,阐述本学习任务群的实施路径,以有效落实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期刊
针刺时机研究不仅可以协助找寻疾病的最佳针刺治疗时机,同时可以最大化针刺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康复几率。时机研究中混杂因素众多,而针刺作为一种复杂的个体化干预措施,进一步加大了研究的难度。该文通过分析总结“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针刺时机研究”的方案设计要点,从暴露分组、研究人群、纳排标准、结局指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配对设计、偏倚控制等方面对针刺时机研究方案的设计和
期刊
2021年《国际中医技术操作规范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简称《规范》)作为世界中联国际组织标准已正式发布出版。该文从规范研制目的、主要内容、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简要介绍,规范了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的原则、应用范围、腧穴组方、操作步骤与要求。并对制定过程中的重点及临床运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解读,并阐述编制体会,解释“窍闭神匿,神不导气”的意义,强调国医大师石学敏院士对针刺补泻手法的传承创新,使
期刊
<正>【视频简介】醒脑开窍针刺法是国医大师石学敏院士于1972年,针对中风的基本病机“窍闭神匿,神不导气”而创立的从脑论治中风,以取阴经及督脉经穴为主的治疗体系,并在针刺手法上制定了明确的量学规范。醒脑开窍针刺法是中国国家科技部、
期刊
<正> 抗生素的问世,为人类立下了不朽功勋,在人类向各种传染病斗争的历史中发挥过巨大的作用。然而,近年来有关抗生素的弊端,已经引起了医学界的极大关注,滥用抗生素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抗生素的弊端不仅仅会引起细菌的耐药性.更为严重的是它在杀灭传染病菌的同时,破坏了人体正常微生物群,引起菌群结构和功能的失调。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有效地治疗人类的各种疾病?为此,微生态疗法应运而生。
期刊
目的 探讨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 repair, TEP)治疗女性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22年5月105例女性腹膜前疝修补术的临床资料,其中63例行TEP(腔镜组),42例行经腹股沟前入路腹膜前疝修补术(开放组),比较2组手术指标和随访结果。结果 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腔镜组6例术中探查发现对侧隐匿疝,同期修补。双
期刊
目的 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和循证医学理念研究方法探析醒脑开窍针刺法的适应病症。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及EMbase中有关醒脑开窍针刺法的临床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12月31日。依据世界卫生组织关
期刊
目的 探究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中风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就诊的脑中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脑中风治疗,观察组患者再增加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观察1个月。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日常生活自理能力(Barthel)评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期刊
醒脑开窍针刺法是国医大师石学敏院士创立的以治神为基本原则的创新性针法,其临床疗效得到众多研究的证实,临床运用价值巨大。目前临床上虽已形成以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为主的庞大诊疗体系,但其内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通过归纳醒脑开窍针刺法在多系统疾病中的可能作用机制,初步揭示其在脑卒中、神经退行性病变(血管性认知障碍、帕金森)、关节疼痛类疾病、儿科疾患、外科疾患、内分泌及全身性疾患等疾病中的机制,探索其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