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臼骨折腹直肌旁入路的解剖学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qingkui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髋臼骨折腹直肌旁入路的解剖学研究并与Stoppa入路的显露范围进行对比,明确此入路的危险因素、重要血管神经的毗邻关系及与Stoppa入路显露范围差异,为此入路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择6具尸体进行解剖,每具尸体一侧行腹直肌旁入路,另一侧行Stoppa入路;行腹直肌旁入路时,将此切口分为5窗,观察各窗的血管神经结构如股外侧皮神经、生殖股神经、髂腰血管、“死亡冠”血管、闭孔神经、闭孔血管;测量股外侧皮神经至髂前上棘的距离,闭孔动静脉及闭孔神经与髂耻线的距离及“死亡冠”血管与耻骨联合的距离;计算腹直肌旁入路与Stoppa入路各自显露面积并进行对比。结果:腹直肌旁入路切口长度为10.4±0.9cm;能显露从耻骨联合到骶髂关节前部的骨盆缘、四方区及后柱内侧部、髂窝、髂嵴;腹直肌旁入路显露髋臼面积为101.0±5.6cm2,Stoppa入路显露髋臼面积为61.0±4.2cm2;腹直肌旁入路的血管神经结构较多,但均可在直视下操作;闭孔神经、血管是主要的危险结构,闭孔神经于闭膜管入口至髂耻线距离左侧为18.2±2.2mm右侧为18.0±1.7mm,闭孔神经与髂耻线交点至骶髂关节距离左侧为21.9±2.6mm右侧为17.1±1.9mmm,闭孔神经与髂耻线交点处牵开闭孔神经时至髂耻线最大距离左侧为12.8±1.8mm右侧为13.2±1.8mm;闭孔动脉于闭膜管入口处至髂耻线距离左侧22.0±2.6mm为右侧为22.9±3.0mm,中点处至髂耻线距离左侧为20.3±1.5mm右侧为15.9±1.3mm,牵引下中点处至髂耻线距离左侧为29.4±2.5mm右侧为28.2±1.5mm,闭孔静脉于闭膜管入口处至髂耻线距离左侧为20.9±2.1mm右侧为20.2±2.6mmm,中点处至髂耻线距离左侧为28.7±1.7mm右侧为21.7±1.5mmm,牵引下中点处至髂耻线距离左侧为36.6±1.7mm右侧为33.3±1.6mm;股外侧皮神经基本出现在髂前上棘外侧1cm至髂前上棘内侧2cm之间,最远达髂前上棘内侧6cm;“死亡冠”血管发生率41.7%,血管距离耻骨联合的距离为57.0±±10.5mm。结论:腹直肌旁入路能通过单一切口显露从耻骨联合到骶髂关节前部的骨盆缘、四方区及后柱内侧部、髂窝、髂嵴;腹直肌旁入路血管神经结构能在直视下操作;单侧髋臼腹直肌旁入路单侧髋臼显露范围优于Stoppa入路。
其他文献
V形槽折弯片为两面开槽的金属薄片,采用Abaqus的XFEM功能对折弯片的断裂问题进行仿真,断裂区为转角处的过渡区域.转角处圆弧的半径影响裂纹的开裂时间.裂纹的扩展路径具有任意
背景及目的:目前晚期胃腺癌的治疗仍未令人满意。一般认为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胃腺癌细胞对临床治疗药物诱导凋亡的抵抗。近期的研究结果已经表明:除了线粒体外,内质
提出了一种基于最优小波包的SPIHT图像压缩新算法。分析了SPIHT算法和小波系数的特点。根据图像经过小波变换后,最高分解层的小波系数要比其它分解层的小波系数大得多这一数
简洁、空灵、写意、传神是中国传统艺术在表现形式上的显著特征。元代画家倪瓒的“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虽是自谦之语,但也道出一个艺术妙蒂,即中国传统艺术从不拘泥于写实模
为了解中国西南山区河道型水库——紫坪铺水库的藻种类的构成、演替及其影响因素,于2016年4月2017年3月对紫坪铺水库8个点位进行采样分析,首次探索该区藻类生物量、藻类构成
【目的】调查黑龙江和内蒙古地区武警战士遂行任务时胃肠道疾病发生的状况,探讨低温环境下执行任务对于官兵胃肠道疾病发生的影响,从而为制定科学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目的:观察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肝郁脾虚模型大鼠粪样代谢物变化,及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干预调节机制的研究。方法:45只清洁级SD雄性大鼠,体重180210 g,适应性喂养1周,随机分为正常组(the control group)、模型组(the stress group)、逍遥散组(the stress+XYS
建立了一种测定日化香精中甲醛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分析方法。香精中的甲醛以2,4-二硝基苯肼作为衍生化试剂进行反应后,直接用UPLC进行分析。采用Agilent ZORBAX Eclips
本文以任职资格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为研究对象,然后对任职资格的基本含义、人力资源管理构建任职资格体系的原因、任职资格体系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以任职资格
测井在石油钻井工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为油田开发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近年来,由于钻井提速,井下条件日益复杂,测井施工难度不断加大,井下遇阻、遇卡故障出现的次数不断增加。论文针对井眼不规则所产生的测井遇阻问题,研制出测井畅通器。当仪器在井下遇阻时,钻头在畅通器控制下根据井斜自动修正、疏通井道,使测井仪器顺利下井,论文对测井畅通器设计分析,并对其传动系统进行研究。针对5.5寸井眼实际调研情况,分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