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指标记录的长白山高海拔泥炭地表面干湿变化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852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泥炭地古气候重建是全球变化科学的重要部分,正确认识环境演化的历史为理解区域气候变化规律,预测未来气候发展趋势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选取东北地区长白山地老白山、园池和赤池三处泥炭沼泽作为研究对象,通过AMS14C测年和137Cs技术建立年代序列,并对植物大化石、有壳变形虫和腐殖化度指标分析,重建长白山区高海拔沼泽表面近现代湿度变化。本文还将重建的地表湿度与气象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泥炭地表面湿度变化的驱动因素。文中植物大化石分析采用QLCMA方法,对鉴别和统计的结果进行除趋势(DCA)分析提取环境梯度。结果表明物种在DCA第一轴上的排序存在明显的干湿梯度,表明湿度是影响植物分布最主要的环境因子。有壳变形虫物种的划分参考Charman的鉴别方法。利用李鸿凯等应用rioja软件包建立的东北地区有壳变形虫-水位转换函数得出各点的水位埋深数据。泥炭腐殖化度的测量采用的是欧洲ACCROTELM计划中应用的方法,以碱提取液在波长为540nm处的吸光度值表征泥炭的分解程度。将老白山泥炭地的植物大化石、有壳变形虫和腐殖化度相对比,结果表明老白山泥炭地植物大化石与腐殖化度相关性较高(r=0.856,n=41,p<0.01),植物大化石与有壳变形虫(r=0.684,n=41,p<0.01)、有壳变形虫与腐殖化度(r=0.666,n=41,p<0.01)也具有正相关关系,表明三指标揭示的沼泽地表干湿变化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均由表层向下随着深度增加逐渐变湿。同样的,园池有壳变形虫与腐殖化度也呈正相关(r=0.637,n=50,p<0.01)。而且,三个地点沼泽表面湿度的变化趋势一致。这种多个地点多指标记录的沼泽表面湿度广泛的相似性,表明该区沼泽表面湿度变化受控于共同因素。将代用指标重建的过去50年来老白山沼泽表面湿度历史与敦化站的气象数据对比,结果表明,沼泽水位埋深的变化趋势与气象站记录的温度变化趋势一致,三个指标记录的水位转高与夏季降水增加在发生年代上比较吻合,从而推测,在较长时间尺度上,沼泽表面湿度变化主要受控于夏季温度变化,而短时间水位波动主要是由当年降水量的变化引起。
其他文献
青堆子镇位于庄河市东北部,归属庄河市管辖,青堆子古镇位于青堆子镇南侧,最早关于该地区人员活动的历史记载可追溯至唐代,主要繁华在明代至建国前。是大连地区较为繁华的古镇之一,古镇域形态较为完整,建筑以商业和居住混用为主,有典型辽南建筑的地域特征,对研究大连地区小型城镇港口商业在建筑中的影响有较好的代表作用。本文以青堆子古镇的整体空间布局和主要建筑为研究对象,以文脉的传承和保护为研究视角,以“文脉切片”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已成为无机化学和材料化学领域最具有活力的课题之一,它在气体吸附和分离、传感器、药物缓释和运载以及催化反应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含有氮唑和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Electrochemiluminescence,CE-ECL)是一种结合了毛细管电泳分离效率高、分析速率快、进样量少和电化学发光灵敏度高、线性
随着后基因时代的到来和基因测序技术的飞快发展,人们获得了越来越多的生物分子序列信息。由于生物分子中的基本单位排列顺序和长度不同所造成的序列组成、分子结构以及序列
开腹减压足治疗腹腔室隔综合征(abdominalcompartmentsyndrQme,ACS)有效的手段。开腹减压后,敞开皮肤和筋膜不缝合能最大限度降低腹内压,但可导致内脏膨出和肠瘘。临床上采用
会议
在谷子(Setariaitalica)农业生产活动中,干旱是影响谷子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谷子品种的抗旱能力也存在明显差异。为了更深入的了解谷子对干旱胁迫的适应原理和机制,明确
延安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与岩土条件导致该地区地质灾害发育;近些年延安地区经济飞速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在快速发展,由于土地资源的制约,人们在进行基础建设时不可避免的对
山东省饱受天气灾害的袭击,对于山东天气灾害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主要对我国明清时期山东省的史料进行收集,利用史料信息化方法,对山东历史时期的灾害史料进行编码处
鄠邑地区地质环境脆弱,地质灾害频发,尤其是黄土滑坡分布较广,对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威胁很大。鄠邑地区滑坡中,坡脚开挖取土和连续的降雨,常常成为滑坡发生的主导因
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是我国玉米上的主要害虫,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目前对亚洲玉米螟的防治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但是化学防治不仅污染环境,而且杀伤天敌,更为严重的是造成害虫抗药性。因此研发高效且对环境友好的新型害虫防控技术十分必要。基于昆虫嗅觉识别机制的害虫行为调控技术是当前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通过对昆虫嗅觉识别机制开展研究,可以找到气味识别过程中的关键基因,基于关键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