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需求的本科生导师制探讨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he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科生导师制是一种注重学生个性化和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为个人或群体专门配备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指导老师,在定期的相互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达到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学习指导、生活向导和心理疏导的目标。本科生导师制是现行学分制和专职教师任教与专职思政人员辅导的平行管理模式的有益补充。我国高等教育已从传统精英模式转向现代的大众化教育模式,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提高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交流水平,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已成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在本科教育中实行导师制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本科生导师制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强国战略目标的有力保障,有利于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因材施教,培养创新型人才;有利于提高就业竞争力;有助于教学相长;有利于学分制的全面推行和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本文对某高校J学院本科生导师制进行研究。通过调查分析发现,J学院的学生特别是大一和大二学生对本科生导师制需求强烈;在对导师的需求方面,学生选择导师时最重要的是关注导师的责任心、品德与为人,学生对导师的需求涉及思想提升、学习提高、心理增强等各个方面。大一新生迫切希望能经常得到导师的指导,多数学生希望能在固定的教室得到导师的个别指导。通过对J学院本科生导师制现状与需求的分析,可以看出J学院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存在着制度实施的有限性与学生需求特别是低年级学生需求强烈之间存在矛盾。制度实施与学生需求产生矛盾的原因主要有:生师比过高,导师资源不够充裕;导师并未充分履行自己的职责;学校管理监督不到位;学生虽需求强烈,但自觉性不高。针对以上矛盾,本文就J学院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提出了如下改进的对策建议:(1)适当放宽导师资格要求,缓解师生比紧张状况。一是适当放宽导师任职条件;二是为每位导师配备助导,组建本科生导师工作组;三是改变固定的师生搭配,缔结灵活的导—学关系。(2)牢固确立本科生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3)加强师德建设。(4)定期加强培训,明确本科生导师制的职责与分工。(5)进一步完善评价监督机制,提高导师的指导待遇。(6)完善学生参与本科生导师制的规范。
其他文献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网络的普及,网络深入到大学校园,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传播信息的重要渠道。通过网络,大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方便,视野更加开阔,同时综合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大
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变革更加深刻,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当代大学生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来自学习、生活、就业、情感、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压力感逐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在人才竞争日益增大的今天,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国际化人才,是当今大学的根本任务。因此,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
告知义务是指在投保人和保险人签订合同之前,投保人必须向保险人告知其所知悉的、与保险标的有关的、对保险人决定是否承保或以何种费率承保有重要影响的事项。保险人通过告
设备规划就是合理确定各种生产设备、装置的具体位置。生产线中的设备规划设计是工艺部门工作中的重要一环,设备规划的优劣对于一个新建的或改造的生产线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
学科是高校的基本组成单元,高校的发展归根到底依靠学科的发展。近年来,虽然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不断壮大,科研成果和社会服务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我国高校学科发展中依
表面活性剂在化学驱油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适应油藏高温、高矿化度条件,有关表面活性剂耐温、抗盐性研究一直是备受重视的课题。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无机盐对表面活性
近年来,高校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已日益多样化和频繁化,不仅对高校师生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也破坏了校园正常的秩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很多不安定因素。因此,
本文从伙伴的选择、机会主义的存在、文化差异、利益分配和联盟的管理五个因素出发,分析了它们对企业联盟稳定性的影响,并讨论了针对不同影响因素的解决对策,以期对该问题能
转售价格维持作为一种近些年在我国比较普遍的营销模式,自其诞生伊始就具有限制竞争环境和促进经济效率的双重作用。一方面它直接侵犯了独立经济主体的自由定价权,具有巩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