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全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可行性研究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qjul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疗保障是全球性问题,也是全球性难题,涉及面广,关系一个国家的国计民生。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人们获得基本健康的权利却缺乏必要的保障。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在衡量成员国医疗卫生筹资和分配公平时,中国排位188位,位列倒数第四,医疗保障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建立全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已势在必行。2008年10月,《中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出台,明确提出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本文就建立全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主要针对人群覆盖、服务需求、国家承受能力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本文首先对全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区分了医疗保险和医疗保障,阐述了什么是全民基本医疗保障。对英国和德国的全民医疗保障制度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其成功经验和存在的不足,指出我国完全照搬是不可行的,应该立足现有国情,有选择性的借鉴。   其次,本文对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尤其是对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新农合”)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指出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框架己构成。但由于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低、缺乏公平性等缺陷严重阻碍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的实现。   现有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只覆盖身份明确、职业固定的人群、社会弱势及贫困人群被排在了制度之外。因此,我国建立全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扩大覆盖面,应该既实现制度与人群的全覆盖,又要保障基本水平。本文通过数据的测算、实证的推算,估算出我国实现全民基本医疗保障国家需要投入资源量。   建立全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文本通过对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国家财政承受能力和基本医疗保障能力的分析,指出我国已经具备了建立全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经济条件,并在国家财政的承受能力范围之内,并且基本医疗保障基余结余率过高,完全可以提高保障能力。   基本医疗服务是全民医疗保障制度的表现形式之一,是服务层次的保障。本文通过对现有医疗资源的分析论证,指出我国总体卫生服务资源并不短缺,现有机构从数量上和能力上基本能够满足全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目前有些卫生资源的利用率不高,还有较大的服务潜力。   本文通过深入研究分析,指出《意见》所提出的2010年全国初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已经基本具备了条件,技术上是可行的。全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公平,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
其他文献
目前我国正处于努力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平的关键时期,而解决好“三农问题”则是这个关键时期中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从2004年开始,国家连续多年将“三农问题”列为‘一号文件’的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手机移动终端的普及,都标示了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与各行业的深入合作逐步形成了新的贸易形式。“互联网+”传统农业作为电子商务时代的典型代表,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发展迅速,改善着农村地区的整个发展面貌。2015年国家商务部等19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意见》、2016年国家一号文件《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终身教育体系的完善,学前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起始阶段,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2007年,我国政府的十七大报告就明确提出要“重视学前教育”
学位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重视和提高教育质量是我国对所有高等学校的共同要求。培养人才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提高教育质量是永恒的主题。而教学是教育工作的主渠道,提高教育
2010年1月23~25日,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和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在武汉市共同举办南方冬小麦冬春田间管理技术培训班,来自湖北、江苏、安徽、河南、重庆、四川和贵州等省(直辖市
深圳市作为经济特区及国际化新城市,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与城市发展息息相关。汽车租赁行业作为交通运输业中最有活力的组成,为满足为市民出行、商务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的交通运输
20世纪末,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蓬勃发展,国家政策对电子商务的扶持,公众网络意识的提升,在完善电子商务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电子商务的发展当中。在这个生态体系里,电子商务相
高校辅导员承担着大学生的日常管理、思想教育、素质教育、就业指导等与学生成长成才息息相关的工作,是学生最直接的引导者,是高校正常教学秩序的直接维护者,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浙江省三门县沿海工业城是2004年在一块远离县城40公里的荒芜废弃盐田上打造起来的现代化工业新城。目前各项工作强势推进,基础设施和商贸设施不断完善,城市框架逐步拉开,工业企
总结了《河北科技图苑》(原名《河北图苑》)10年来的编辑工作,肯定了办刊宗旨与方向,狠抓了刊物的编校质量,列举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今后的打算,决心在新的10年中再立新功 Summari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