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传承

来源 :华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zj1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古代世界的国际性港口城市,宋元及明初是其鼎盛时期。500多年后,当泉州重返世界舞台时,正逢中国作为现代世界大国再度崛起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推出。正当此时,城市政府应如何处理好古城复兴和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关系,采取切合实际又富有远见的举措,再造东方名城的辉煌?这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论文首先分析了泉州的历史文化资源及其保护与传承的成效和不足,探寻其改进方向。其次分析了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传承的典型经验,探寻其发展的大趋势。进而以国务院公布的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为参照系,对泉州古城作战略分析,确定其真正的优势与机遇。最后提出泉州古城复兴及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战略对策,确定其发展目标和实现目标的途径。  泉州古城保护与传承的最大成就在于完整的保存了泉州的历史文化体系,最大的不足则是保护与发展相对脱节、传承中缺少创新,最需要做的事情是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纳入到古城复兴的总过程中。我国典型的历史文化名城大都经历了从局部保护到整体保护、从静态的保护到动态保护的阶段,而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有机融入古城发展过程中,成为古城复兴的内在要素和强大动力,则把文化名城的保护提升到全新的境界。  泉州古城的战略优势是别具一格的文化和由此孕育出来的企业家群体与文化人才,以及具有相同文化基因的海内外众多的泉州人。而大中华崛起进程中两岸关系深层次发展和新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则是泉州的历史性机遇。泉州应充分调动政府与民间各种力量,用泉州的方式(政府与民间合力、企业家与文化人才合力、海内外泉州人合力),从城建、经济、文化、人口结构、社区建设五个相互关联的方面着手,将泉州古城建设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传承的典范,集中展现泉州人文精神和城市形象的窗口,为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服务的国际文化交流中心。
其他文献
行业协会在社会治理模式中扮演着政府和行业内部的桥梁和纽带的角色,面对行业内部,它承担着服务、自律、协调、监督的职能,而面对政府,它又是参谋和助手。但我国行业协会通常存在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收入随之快速增长,政府投资也大量增加。我国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政府投资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也存在着政企不分
传统的著作权制度正受到来自互联网和数字出版的巨大威胁。  自1969年互联网发明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正进入网络互联网时代。就著作权而言,在互联网时代之前,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