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醇燃烧反应动力学的实验与模型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16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生物质能这一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有助于全球能源短缺和温室气体排放等重大问题的解决。与传统的生物乙醇相比,生物丁醇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更好的适用性、更低的挥发性以及吸水性等优点,使其成为极具应用潜力的生物质燃料。对丁醇进行燃烧反应动力学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丁醇的燃烧特性和燃烧反应过程,从而更好地利用这种新兴生物质燃料。但前人对丁醇的基础燃烧实验研究工作多偏重于在常压或接近常压的压力条件以及氧化反应氛围下对宏观燃烧参数和稳定燃烧物种浓度的测量,特别缺乏对自由基、烯醇等活泼燃烧中间体的全面测量,导致现有丁醇燃烧反应动力学模型无法得到全面的验证。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利用同步辐射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SVUV-PIMS)技术,在国际上首次研究了四种丁醇的变压力热解。结合燃料子机理中关键基元反应的高精度量子化学计算(下简称量化计算)和速率常数计算发展出了全新的详细丁醇燃烧反应动力学模型,并利用本文实验结果和前人的实验数据对本文模型进行了全面的验证,从而深入系统地研究了丁醇的燃烧反应动力学。实验方面,用SVUV-PIMS技术研究了四种中丁醇在800~1600K温度下的流动管热解,并通过改变热解腔中的压力研究了5~760Torr范围内丁醇热解过程随压力的变化规律。通过扫描光电离效率谱对热解过程中生成的不同类型中间体进行了鉴别,在每种丁醇的热解中都检测到了20~30种热解产物,其中包括了自由基、同分异构体、醛酮类含氧物种以及乙烯醇、丙烯醇和丁烯醇等不稳定烯醇类物种。通过在选定的光子能量下改变热解温度,得到了不同压力条件下质谱信号随温度的变化情况,从中推导出各热解物种的摩尔分数曲线。通过对流动管中温度分布曲线的测量以及压力分布曲线的计算,准确地描述了流动管的物理模型。此外,还利用SVUV-PIMS技术研究了正丁醇4个当量比在0.7-1.8之间的低压层流预混火焰。通过扫描光电离效率谱鉴别了燃烧中间体,并通过扫描炉子表面位置,测量了正丁醇火焰物种摩尔分数的空间变化曲线。模型方面,在本课题组早期丁烯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新发展的四个丁醇同分异构体的子机理,发展出了一个包含186个物种和1314个反应的全新丁醇模型,用以模拟四种丁醇同分异构体的基础燃烧实验数据。相比于前人模型,本文模型的主要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三点。首先,对于在燃料子机理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丁醇单分子解离反应,针对其文献实验或理论研究极其缺乏的问题,利用高精度的量化计算和速率常数计算得到了这些反应在800~2000K和5-76000Torr条件下的速率常数。其次,对丁醇H提取反应产物C4H8OH自由基的后续分解机理进行了发展与优化。C4H80H自由基的β断键反应是丁醇机理中承上启下的关键反应,但前人尚未对这些反应进行实验或理论研究。本文对这些反应进行了量化计算和速率常数计算,优化了不同C4H8OH自由基的后续分解机理。再次,关注了烯醇类物种的生成与消耗机理。针对这一类在丁醇的热解、氧化和火焰中都易于生成的中间体,本文通过调研分析近几年烯醇基元反应的实验和理论研究成果,发展并优化了烯醇的子机理。借助Chemkin-PRO软件的模拟和生成速率分析、灵敏性分析等模型分析工具,利用本文的实验结果和文献报道的激波管热解、层流预混火焰、射流搅拌反应器氧化、点火延迟时间和火焰传播速度等实验数据对本文发展的丁醇模型进行了全面的验证和优化,提高了本文模型对丁醇基础燃烧实验数据预测的准确性。此外,还结合实验测量结果和模型分析工具对丁醇的燃烧反应动力学过程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在热解方面,利用本文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本文流动管热解和Hanson课题组的激波管热解的实验结果,并通过灵敏性分析发现激波管热解和流动管热解中产物的摩尔分数都对丁醇的单分子解离反应非常敏感,从而验证了本文计算的丁醇单分子解离反应的速率常数的精确性。另一方面,利用前人的模型对本文的热解实验进行了模拟,并与本文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前人模型之间对丁醇热解中的重要中间体的预测有很大的差别,而且普遍具有较大的误差。通过生成速率分析以及对不同模型间速率常数的比较,发现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前人模型中丁醇单分子解离反应的速率常数均为估算值。通过生成速率分析可以发现,丁醇在各个压力条件下的热解均主要通过单分子解离反应(包括脱水反应和C-C断键反应)和由H、OH等小分子自由基引发的H提取反应进行分解。压力对于丁醇热解反应动力学的影响表现在随着压力的变化,燃料的主要分解路径会发生改变。在低压条件下燃料的单分子解离反应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随着压力的升高燃料会更趋向于通过H提取反应进行分解。通过将丁醇单分子解离反应的速率常数改变2倍,发现模拟结果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并会偏离实验结果,表明我们的流动管热解实验对燃料的单分子解离反应很敏感,非常适用于对这些关键基元反应的速率常数的验证。特别是随着压力的降低,由于滞留时间变短以及分子密度变低,因此模拟结果对单分子解离反应更为敏感。在单分子解离反应中,脱水反应对于四种丁醇的分解都具有重要贡献,并且能够清晰地体现出燃料分子的同分异构体效应。本文发现,叔丁醇和异丁醇分子中由于分别含有9个和1个β-H原子,其热解分别是四个丁醇热解中脱水反应贡献率最高和最低的;正丁醇的脱水反应只会产生1-丁烯,仲丁醇会同时产生1-丁烯和2-丁烯,而异丁醇和叔丁醇均只会产生异丁烯,这与实验观测结果是一致的;同时,叔丁醇热解中异丁烯的最大摩尔分数要远远高于其它三种丁醇热解中的丁烯产物。在氧化和火焰方面,本文对不同丁醇的常压或高压JSR氧化以及低压层流预混火焰进行了模拟,大部分物种的摩尔分数预测结果均可以较好地与实验结果相符合。生成速率分析显示,由于JSR氧化和层流预混火焰中含有大量的H、OH等活性自由基,燃料主要通过H提取反应进行消耗。因此本文通过JSR氧化和层流预混火焰实验对燃料的H提取反应及其C4H8OH产物的后续分解过程进行了详细的验证。另一方面,本文还利用丁醇的JSR氧化实验对模型中的低温氧化机理进行了检验。此外,研究结果还发现烯醇类中间体对于丁醇热解、氧化和火焰中醛酮类污染物的产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烯醇在解决醇类燃料燃烧过程中醛酮类污染物排放与碳烟颗粒物排放折衷(trade-off)问题中的作用必须被考虑。最后本文还利用文献中的点火延迟时间和火焰传播速度数据验证了本文模型对丁醇宏观燃烧参数的预测性能,得到了较好的预测结果。综上所述,本文所发展的丁醇模型可以在800-2000K、5~7600Torr、当量比从0.5~-∞的宽广条件下,很好地对四种丁醇热解、氧化和火焰的微观物种浓度以及点火延迟时间和火焰传播速度等宏观燃烧参数进行全面模拟,具有明显优于前人模型的表现。这表明本文模型超出前人模型的精确性和适用性,将能够为工程燃烧研究中对丁醇的评估及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其他文献
目前,四川除了超大城市成都外,还没有城市人口超过100万的特大城市存在,由于缺乏特大城市而导致的城市规模体系断层制约了四川城市经济整体实力的提升。为了完善四川的城市规
当今世界正进入一个高风险、多危机的时代,各类突发事件层出不穷,使我国应急管理工作面临严峻的考验。灾难对社会经济造成物质破坏的同时,也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心理冲击,使受
近年来,偏头痛发病率呈现日益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该疾病的防治已经成为医药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论文从众多治疗偏头痛的经方中选择
为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我国各级政府对节能减排问题越来越重视,在二零零九年的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提出了我国要在二零二零年实现二氧化碳强度相比二零二零年下
精益生产方式作为一种福特的大量生产方式后发展起来的更先进的生产管理方式,近年来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K公司2008年进入中国,主要为各汽车整车厂配套供应门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进城务工人员涌入城市,并逐渐由个人迁移转变为家庭迁移。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及户籍制度的限制,跟随父母流动至城市或者在城
语义表征问题一直备受国内外语言学、心理学等领域学者的关注,随着语言学习重要性的提高,双语或多语的语义表征问题成为其重要的研究内容。本研究以初中英语学优生和学困生为被
明代,道教小说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式的时代。正当通俗小说居于主导地位的时候,道教小说以其自身的宗教性与文学性的完美结合在通俗文学中占据着一席之地,《藏外道书》中收录
1958年中国政府炮击金门,导致台海局势再度紧张,最终引发了“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危机爆发后,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尤其是美国和苏联的介入,使紧张局势不断升级。同时这也
随着我国信息化的发展,基于信息技术的社会治安防范手段也随之迅猛发展起来。为充分发挥安全技术防范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高打击、防范各种违法活动的效能,许多城市已经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