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宁国话被动标记为研究对象,运用语法化理论、认知语言学理论、类型学理论,贯彻描写与解释、形式与意义、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原则,采取共时描写与历时研究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多角度地考察了宁国话中的被动句、被动标记及其虚化。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简单介绍了宁国的地理人文概况,宁国语言概况,本文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第二部分分析考察了宁国话被动句式的句法结构特征、两种特殊的被动标记及其虚化,共分三个章节。第一章是对宁国话中的被动句的句法结构分析。描写并简要分析了宁国话被动句的四种句法结构形式。并将其与普通话被动句的句法结构形式进行比较,分析宁国话被动句的句法结构特征。第二章考察了宁国话中的被动标记“尽”及其虚化。主要考察了“尽”作被动标记的结构特征,并对出现这些特征的原因进行分析。从共时层面探讨了“尽”表被动的来源。第三章考察了宁国话中的被动标记“把”及其虚化。重点分析了“把”表被动的特征以及“把”表被动义与表处置义、使役义的辨析。从历时和共时的层面探讨了“把”表被动的来源。第三部分是本文的第五章。本章将三种被动标记及其对应的被动句式进行比较分析,体现其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影响宁国话被动标记及被动句式选择的因素。结语部分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内容,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和不足之处,及本文研究的意义和启示。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从语言事实出发,对宁国话中的被动句式、被动标记及其虚化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比较。希望能对被动标记的探讨、宁国话语法的研究以及被动句的历时研究提供有价值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