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膝骨关节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消瘀接骨散是根据我校丁锷教授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经验研制的的院内制剂。本课题拟从基础实验和临床观察两部分对消瘀接骨散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和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通过测定四组实验兔中期膝骨关节炎模型血清中软骨寡聚基质蛋白和Ⅱ型胶原羟基端端肽的含量和观察实验兔治疗前后组织形态学的改变,探讨消瘀接骨散可能的作用机制。同时采集我科2011-2013年门诊病例8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成两组,进行统计分析,观察临床效果。结果:1实验:⑴COMP含量比较,模型组显著高于正常组、治疗组、对照组(P<0.01),对照组与模型组之间无差异(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⑵CTX-Ⅱ含量比较,模型组血清中CTX-Ⅱ含量高于正常组、治疗组、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性(P<0.01),治疗组、对照组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治疗组与对照CTX-Ⅱ水平有差异性P<0.05);⑶镜下观察Mankin评分比较,模型组显著高于正常组、治疗组、对照组(P<0.01);治疗组、对照组均明显低于模型组但仍高于正常组,且差别具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别(P<0.01)。2临床观察:⑴消瘀接骨散治疗30天后临床总有效率95%,高于扶他林82.5%的总有效率(P<0.05);⑵治疗30天后患者膝关节疼痛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⑶治疗30天后关节肿胀度、活动度,及20m行走时间,两组均与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⑴证实COMP、CTX-Ⅱ在KOA形成中起到调控作用(P<0.01);⑵证明消瘀接骨散有抑制血清中CTX-Ⅱ、COMP的表达的作用(P<0.01),且对CTX-Ⅱ的抑制能力优于扶他林(P<0.05);扶他林对血清中COMP表达水平无影响(P>0.05);⑶消瘀接骨散和扶他林均能明显降低兔中期膝骨关节炎模型中关节软骨的病理改变(P<0.01),且消瘀接骨散影响能力明显高于扶他林(P<0.01);⑷消瘀接骨散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临床有效,且总体效果优于扶他林(P<0.05);⑸两者均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P<0.01),止痛效果相似(P>0.05);消瘀接骨散治疗后能显著提高患者行走能力、关节活动度,降低患膝关节肿胀程度(P<0.01),效果明显优于扶他林(P<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