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地震P波到时拾取技术研究

来源 :李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inxia_ema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化数字地震仪的大规模部署与全球地质活动愈发频繁的背景下,地震信号数据的产出量之巨大前所未有,对地震信号的快速处理与识别已成为面对海量地震信号数据需首先解决的问题。地震P波(纵波)是地震发生后首先抵达地表的波形,其到时的精准识别与拾取是地震信号识别的重点任务,其拾取精度对震源定位、震源回溯机制等地震学问题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现有到时拾取技术智能化程度低、处理效率低、拾取精度差等问题,基于深度学习技术进行了地震P波到时拾取建模研究,提出了两种P波到时拾取模型,通过多种对比实验与消融实验验证了模型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本文具体工作如下:(1)针对现有震相拾取方法效率不足、泛化能力不足、时序分析能力差等问题,基于Inception结构与GRU融合提出并构建了可用于地震P波到时拾取的改进网络。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模型无需人工对检测阈值进行设置,可对地震波形三分量数据进行智能处理与识别,自动拾取地震P波到时。模型具有轻量化的结构与优良的特征提取能力,可对低信噪比数据进行有效识别,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0.1s、0.3s、0.5s的允许误差内,P波拾取率分别达到了74.45%、96.79%和98.68%,P波到时拾取误差为0.031s,性能优于AR-AIC+STA/LTA等传统方法与GRU等主流深度学习方法。(2)针对现有地震波形到时拾取方法拾取精度较差、鲁棒性不足等问题,基于深度学习技术,设计了一种全新的地震P波到时自动拾取模型,所设计模型以UNet-cea模型为基础,通过对地震信号的逐点预测实现P波到时的拾取。在该模型中,首先通过编码器对输入网络的地震信号数据进行不同尺度特征分析与提取,挖掘数据潜在特征;其次结合残差结构,在保证网络活性的前提下对数据特征进行进一步发掘,加强模型对到时信息的感知能力;而后将时空注意力机制加入到解码器中,提升到时特征权重,使网络拾取精度进一步提升,并帮助网络更快收敛;最后,对编解码特征融合进行有效控制,减少浅层特征融合,防止噪声信息对到时特征序列造成污染。通过对比实验可知,所构建的模型在不同的允许误差下(0.1s、0.2s、0.3s),到时拾取命中率分别达到了75.04%、94.6%、97.37%,均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036、0.092s,对比现有传统到时拾取方法与现有的深度学习自动到时拾取方法,该模型的P波到时拾取精度更高。
其他文献
质谱作为具有优异检测性能的传统分析技术,多年来在各领域被广泛应用。其中,常压质谱(AMS)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质谱技术,依靠于常压离子源(AIS)的搭建,因其简单的操作步骤和快速的分析进程而逐渐发展起来。基于电弧等离子体电离的AIS是近两年被研制出的一种新型常压离子源,它通常以商用电弧作为等离子体发生器,具有电离效率高、适用性广等优点。食物等复杂基质样品的检测一直是质谱分析中的重难点,通常在分析前需
学位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同质现象的出现,地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点。建筑作为地域文化的体现之一,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对地域性建筑的保护和传承。伊斯兰建筑作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之一,是伊斯兰文明与伊斯兰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地域表现形式。其建筑外部空间不仅承载着当地居民的公共生活和社会交往,更作为本土文化的外在表现,深刻展现出鲜明的民族信仰与丰富的地方特色。本文以极具地域文化特色的伊斯兰建
学位
人类对煤炭产量的需求不断增长,许多煤矿都已经进入深部开采行列,深部开采必然成为今后确保我国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与供给的最主要途径。然而深部开采面临众多难题,矿井灾害在深部的恶劣环境和高强度的开采扰动下越来越频繁,对深部资源的安全高效开采构成严重威胁。高地应力是深部岩石工程最突出的特点,而传统岩石力学和采矿理论在深部开采条件下的适用性存在争议。矿井开挖属于卸荷过程,岩石在卸荷条件下的变形破坏特征与在加
学位
地下煤层开采过程中,采空区上覆岩层的变形破坏使坡体产生塌陷、裂缝甚至滑坡等一系列地质灾害,严重威胁着矿区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因此对开采扰动下的坡体形变研究及对可能引发的坡体失稳进行预警分析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山西岳城煤矿2301和2302工作面北侧边界坡体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井田地形地貌、地质环境等条件的基础上,运用FLAC3D数值模拟和山区地表移动变形预计的方法探究了坡体在不同工作面不同推进进度
学位
中国赛马运动历史悠久,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赛马赛事体系和相关政策的不完善导致我国现代赛马落后于其他国家。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重新发展,到2000年步入发展正轨。现代赛马涉及体育、博彩、娱乐、畜牧业等多方行业,在许多西方国家,赛马运动已经作为一项支撑国家经济的庞大产业,不仅提供了许多就业岗位,还无形中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2014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指
学位
存量建设背景下,经济不断发展带动城市更新,人民生活方式不断改进,居民需求也逐步提高,设计方案的逐渐成熟、工艺技术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共同促使现代化社区(尤其现代商品房社区)在功能设施、社区管理运营、空间功能多样等方面加速改进并创新。而近两年房改政策对原有公房进行了更严格的出售限制,导致早期建成的老旧社区在改造方面表现出更强烈的整治需求。未来社区是浙江省政府在立足于未来视角下,为改善和提升
学位
地空电磁法特定的装置方式和探测方法结合了地面电磁法和航空电磁法各自的优点,具有较高的野外施工效率和探测精度,对工作人员难以进入的复杂地形区域能快速、大面积、高精度地对采空区进行勘查,可以实现高效率、高海拔、高深度勘探,尤其在一些地形崎岖、探测难度大的山区等更能发挥优势。目前的地空瞬变电磁法虽然有了较快的发展,但在实际工程的应用还较少。现有的探测方法大都采用单激发线源,在实际工作中仅能从一个侧面与地
学位
现代竞技足球是具有高强度,间歇性,反复冲刺跑,攻防转换频率大的体育项目。怎样通过合理的训练提高足球队员身体素质,已经成为了当今中国足球领域研究的热门话题。本文旨在研究不同训练对U13女足运动员的影响。本文通过实验法,去探究把功能性训练参与到足球专项的训练之中,是否对球员产生积极的影响。将10名山西省U13女足运动员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训练内容除体能训练内容之外完全相同,实验组在体能训练时会安排
学位
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东缘,地形地貌被分割得异常破碎,形成沟壑交错的塬、梁、峁、川。由于黄土山区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加之黄土力学性质较弱,在该地形条件下进行采矿作业,会导致斜坡的变形复杂多样、稳定性急剧降低,并且容易诱发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严重影响煤矿的安全生产,破坏当地的地质环境。为了防止斜坡失稳,减少地下开采带来的不利影响,本文以山西省某矿区地质采矿条件为背景,对黄土山区过沟谷开采条件下斜坡的变形
学位
本文以山西省汾西煤矿区为研究区,采用山西省地质环境监测中心调研的滑坡数据集,利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方法对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构建了地形、地质、水文、土地覆盖和人类工程活动等滑坡灾害影响因子作为易发性区划模型的评价指标。利用空间地统计学分析工具构建了与滑坡灾害相同数量的研究区非滑坡数据集,采用5折交叉验证方法,将所有非滑坡点和滑坡数据按照80:20的比例划分为训练数据子集和验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