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合理性与人性的限度 ——马克思主义人学价值论的视野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lonbal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围绕“发展”与“人性”的关系及其实质问题展开。发展与人性关系密切,既是一个艰深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在人类进化和进步实践中变得日益复杂的现实难题。人性包含着自然、社会以及精神等多重属性,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社会历史发展和文明进步历程,不断变革和完善。发展理念、发展模式以及发展水平、发展质量,决定人性的特质、人性品质以及境界。特定历史时代的发展理念、发展模式一定与其背后相应的人性假设相关。近代以来,受实证科学思维方式的影响,发展成为一个普遍的、单一的“经济事实”。全球范围内社会现代化进程中,人类之所以普遍遭遇不同程度的“发展困境”、“发展悖论”以及“发展异化”,发展与人性之间之所以不断出现这样、那样的偏离,发展不断违背甚或、扭曲、戕害人性,与人们对发展本质、发展与人性的关系的片面理解密切相关。与发展一样,人性同样是一个艰深无比的话题,是一个复杂无比的有机整体。人性的进化绝对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进入文明社会以后,从人类历史的长时段着眼,特定制度共同体的人性内容的展开,已不可避免地与人类的生存、发展等联系在了一起。特定制度背景下,发展与人性的悲喜剧由此得以展开。发展观念的自我危机、发展实践的困境与悖论,本质上是“人性”自身的危机和人性的悖论。真实的人性是一种历史的、实践的现实,是由包括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在内的多种要素总和建构的结果,任何一种发展,都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它一定是依托于某种历史、传统和制度文化背景,按照某种既定的社会价值目标得以展开的。任何一种类型的制度,都有其明确的人性假设。因此,制度的性质和价值取向,极大地影响甚或决定着发展理念、发展政策、发展模式的选择,以及发展结果的评价。本研究认为,启蒙现代性以来,自由个人主义、市场经济、资本逻辑以及工具理性等所主导下的西方社会的现代化历史,就是一部人性欲望化的历史,以及受财富最大化信念支配,发展观念、发展实践失去方向、自我迷失的历史。有鉴于此,本论文立足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基本理论,综合运用发展哲学、发展伦理学,以及相关学科的丰富研究成果,结合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以及价值逻辑相结合的意义上,全球范围内社会现代化历史中所面临的发展与人性的关系及其实质问题,进行深刻的审视和全面观照,并着力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和实践对上述问题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并对其超越性、引领性以及典型示范性意义做出客观的、实事求是的评析。本文的内容,由绪论、八章和结论与展望等三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提出了研究的缘起,接下来的八个章节的具体内容分别是:一是梳理发展与人性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从人类社会制度发展史着手,对二战以来国内外发展理论的演化进程,进行全面客观的考察和梳理,探寻发展与人性的内在关联,在此基础上总结国内外发展理论的特征、趋势以及价值启示,为发展与人性理论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提出现代性发展悖论与人性拷问问题。对现代人面临的复杂的非自主性的生存困境进行分析,提出发展悖论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人性异化所导致,一方面分析人性异化的表现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的疏离;另一方面探讨人性在“现代性”场域中的遭遇和症结所在;三是探寻发展与人性之历史根源。从思想史着手,寻绎西方社会发展与人性的生成历史,分析当代西方哲学对人类生存困境的回应,剖析正确处理欲望与需要的关系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四是发展与人性的本质辨析与辩证逻辑。从社会历史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角度,分析发展与人性关系之本质、内涵,以及发展与人性关系合理性建构的难题,提出发展与人性良性互动与深度耦合的动力机制问题;五是马克思关于发展与人性的理论。从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出发,运用科学唯物史观的理论,秉持经典作家之实践的人学价值的理论立场,分析了资本逻辑所造就的劳动与社会关系的扭曲现实,立足于对此一时期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生存和生活现状的现实关切,围绕普遍意义上的发展和人性的关系问题,做出了深刻观照和分析;六是发展与人性之合理性场域与限度生存论。通过对人类的无限度发展的反思,提出发展与人性之理论边界、范式转换与限度生存论,澄明发展与人性理论研究的边界和限度;七是发展与人性之社会正义信念与公共价值逻辑。通过分析当代中国现代化发展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和根由,提出中国社会发展理念的正当性与合理性,强调发展与人性确当性关系的生成,必须遵循以生态理性为支撑,以社会正义为指导,以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以及人的精神文化生态为整体互动的原则;八是阐明发展与人性之理论新境界和实践新高度。发展与人性理论的研究以中国新发展理念为理论指导,以美好生活为理想的价值归宿,秉持以发展合理性理念为核心的人性生态共同体的共生逻辑,从而为优良人性的出场提供一个宽广的可能性平台。最后,结论与展望部分,指出了本研究的不足和未来进一步的努力方向。
其他文献
石墨烯纤维是一种由石墨烯片沿着一维方向宏观组装形成的新型碳质纤维。2011年,浙江大学高超教授发现,氧化石墨烯的分散液在一定浓度下会呈现出奇异的液晶取向行为。受到这一现象的启发,高超教授课题组利用湿法纺丝技术制备出宏观连续的氧化石墨烯纤维。氧化石墨烯纤维经过还原之后就转化成石墨烯纤维。由于是以石墨烯作为唯一的构筑基元,石墨烯纤维在力学强度、导电性以及导热性等方面有潜力超越传统的碳质纤维,如碳纤维、
从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 MRI)数据及其脑功能连接网络中提取有效特征能够为深入理解人脑运行机理与脑疾病病理机制提供新的视角,是目前脑科学研究领域中的一项重要课题。深度学习因具有强大的特征提取能力,已经成为f MRI数据及其脑功能连接网络特征提取研究中的一项前沿热点。但是,现有的方法忽视了f MRI数据的深层时序特性以及脑网络
癫痫是一种广泛发作、影响严重的脑部疾病,脑电图检查是癫痫诊疗中的重要手段,目前在临床中仍依赖癫痫专家人工读图分析,研究者们则希望使用计算机、利用机器学习方法自动处理癫痫相关脑电信号。如何选择合适的特征刻画癫痫脑电活动、结合不同癫痫脑电成分共同分析、在数量有限的有标签癫痫脑电数据集上学习,从而检测癫痫活动、定位癫痫病灶、评估共发功能障碍是癫痫脑电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机器学习的癫痫脑电信号处
本文研究了中国对南亚国家的对外经济政策,聚焦于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巴双边经济关系。本研究主要考察了1979年至2019年期间,巴基斯坦对于中国对巴政策及中巴双边经济关系的看法。本论文旨在回答的核心问题是:中国对南亚经济政策的主要理念是什么。本文在考察这一问题时从巴基斯坦的视角出发,特别关注中国对巴政策和中巴双边经济关系。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国对南亚国家政策的背景,并探讨了本文所研究的时期中巴对彼此的看法。
学位
现阶段,我国政府明确高等职业教育在国家战略体系中的地位,通过各个途径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在数量和规模方面也取得长足进步。尽管如此,社会民众对于高等职业教育不够认同,有些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也对其职业身份有产生卑感,大多数学生选择高等职业教育充满无奈。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处于政府高度重视与社会民众消极接受的矛盾之中。人们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同与否源自人们对高等职业教育价值的理解。为了追究这
太阳是地球气候形成和演变的驱动力,定期测量太阳辐照度,监测太阳活动对太阳光谱辐射的影响,对太阳、大气和气候物理学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星载太阳辐照度光谱仪搭载黎明星平台,主要工作任务是获取165~1650nm光谱范围内高精度、连续的太阳光谱辐照度数据。光谱仪自动跟踪太阳的功能是连续获取高精度光谱数据的重要保障,为实现仪器高精度对日指向跟踪,本文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开展航天级光谱仪伺服
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逐步呈现出“风险社会”特征,而后发国家快速现代化的“时空挤压”,又使我国社会呈现出综合性和复杂化的状况,被贝克称之为“高风险社会”。但整体上有关风险社会的研究还处在理论引介、理论初建和国情转化阶段,近些年成果数量逐渐下降,有理论与实践脱节的趋势;文献梳理结果显示:风险传播研究为风险社会知识迁移的结果,成果少而分散,且缺少中国化语境的审视,此领域的官方风险话语权研究很薄弱,未受到应有
化学传感器是一类能与特定化学物质作用并产生可检测信号的敏感分子或器件。从环境监控、检测,到人体生化指标化验,化学传感器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已得到了广泛应用。小分子传感器常常存在稳定性不好、材料不易器件化或选择性不高等问题,利用适当的载体固定小分子敏感化合物是一个常用的解决途径。随着高分子科学的快速发展,聚合物作为载体材料在药物输送与释放、不对称催化、手性拆分等领域的研究报道屡见不鲜,然而有关聚合物
在组织和器官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都伴随着细胞外微环境的动态重塑。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结构和组分的动态变化将导致基质生物物理性能—硬度(Stiffness)的变化,该变化对各种细胞行为和细胞功能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传统的生物材料通常由陶瓷或聚合物通过共价或者非共价作用形成,提供一个相对惰性的静态生理微环境,虽然在研究细胞与材料,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中取得了
纳米粒子可显著提高橡胶材料的力学性能,同时也会增强其非线性行为。阐明补强与非线性机理,有助于更好地调控材料性能。目前对橡胶补强与非线性行为(或Payne效应)微观机理还没有形成统一认识,已有模型预测结果往往与实验结果不符,且很少考虑基体的黏弹性贡献。本文研究了橡胶纳米复合材料中界面、粒子和基体对补强和非线性行为的贡献。主要工作如下:(1)利用差示扫描量热结合宽频介电谱研究了白炭黑填充丁腈橡胶混炼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