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中的新突现论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joy12_ea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突现是人文学科中一个著名的哲学术语,基于米尔的两种因果关系学说之上,刘易斯(George Henry Lewes)在其1875年发表的《生命与心灵的诸问题》一书中正式赋予“突现”一词哲学意义,随后英国突现论者将突现思想进一步发展构建成一个层次性突现进化论的哲学体系。突现论萌芽于19世纪晚期,正式形成于20世纪初,是一种力图解释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中的高阶复杂现象与属性的复杂性理论。大致上可以这样认为,即突现的实体是从更为基础的实体中突现而来,是新颖的也是不可还原的,例如有说意识是从大脑突现出来的产物。在历经了早期英国突现主义的兴起和衰落之后,随着科学、哲学的不断发展,突现论再次活跃于人们的视野中,成为正在蓬勃兴起的复杂性科学与哲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并得以逐步深化与发展。本文试图通过追溯突现论的起源、研究它的发展脉络,用哲学和科学相结合的视角对比、分析几种当代关于突现的主流思想及特性,如不可还原性,不可预知性、概念新颖性以及随附性等,以此来进一步思考如何定义突现、突现现象的实际范围是什么、突现暗示了或者说是否需要新阶现象的存在,突现有哪些主要的路径与方法等等这样极具争议也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渗透至自然科学以及人文科学几乎各个领域、方方面面的思想,探究突现论对于解释与人类生存与活动息息相关的现象有指导借鉴作用,因而研究突现思想既具有深厚的理论意义同时又具有丰富的实践意义。本文对突现论的研究,主要从以下五个部分来展开。第一部分:文献综述。对本选题的意义,研究现状,创新之处以及存在的问题等给予一定的解释和说明。第二部分:对突现的起源与演变进行详细的说明,再现突现思想的发展脉络。罗列了对突现具有代表性的不同阐述,分析了早期英国突现论者的主要思想及争论,对突现属性与新颖性、还原性、可预知性之间的关系做了解释与说明。并从本体论与认识论的角度对突现思想进行深入剖析,列举了几个就代表性的突现论者的思想,阐释了突现的本体论以及认识论的意义第三部分:分析了在复杂系统的视角下对哲学中的新突现论思想,全面、深入的探讨了突现的本质,属性以及现象等相关问题。同时,对当今的突现论的主流思想进行探究,进一步解决突现的存在范围,以及突现与不可预知性、不可还原性、神秘性等关系问题。以及突现论在心灵哲学中的研究成果和重要意义。第四部分:挖掘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中所蕴含的突现现象,并对其进行分析与说明,形成突现论的世界解释。深入讨论了突现论在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等自然科学的重要意义及运用,以及在心理学、社会学等人文科学中的重要意义及运用。第五部分:结语。在第一部分,即全文对突现思想发展脉络的清晰再现的基础之上,结合自己的理解与分析,提出了我所认为的、研究突现思想最重要的两个要素之一——随附性即不可还原性。
其他文献
川花梨是金花梨(pyrus pyrifolia nak.cv.Jinhua)芽变经多年试验选育而成的新品种。本试验以川花梨为试材,对川花梨的农艺性状包括物候期、果实品质、果实生长发育、叶片及果
本文主要研究基于多通道控制技术的非圆活塞数控车床控制系统,通过分析通道间的功能结构,搭建自主设计的直线进给通道平台,建立多通道控制系统模型。在时基控制原理的基础上,实现
目的:观察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及肿瘤坏死因子-a(tumornecrosis factor-a,TNF-a)在川崎病患儿中的血清浓度,并进一步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7名川崎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不断推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离不开技术的先进性和适用性。作为农业大省,河南在提出不以牺牲农业为代价来发展中原经济区战略的口号后,农业经济的
泡排作为涩北气田开展最早且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排水采气工艺,已成为涩北气田稳产和提高气藏采收率的关键技术之一。泡排应用过程中出现一系列问题:对气井出水现状和动态认识不
<正>最近几年,动画纪录片引发了中文纪录片研究领域最大的争议。围绕着动画纪录片是否存在、动画是否丰富了纪录片表达等议题,各方学者各抒己见。这其中华东师范大学的聂欣如
<正>六七月间的丰都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这样的异议近20年以来就没有停止过,改革开放后,在拥有千年历史的鬼城丰都发生的每一次变化几乎都会招来舆论关注。铺天盖地的报
重庆烟区主要包括四区(黔江区、万州区、涪陵区、南川区)和八县(武隆、石柱、彭水、酉阳、丰都、巫山、巫溪、奉节),该区域内具有独特的自然气候条件,所产烟叶独具山地特色,
哲学解释学作为一门关于"理解"的学说,与德育具有适切性。运用哲学解释学的成果反观当前高校德育现实,高校德育困境主要表现为"生活"的缺席、"对话"的缺席及"人"的缺席。高校
从学校文化理念来关照高效课堂,其本质是"以人为本",体现了其人文性、人本性和文化性。构建学校文化理念下的人文、人本和文化三个向度的高效课堂,需要更新观念、人性化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