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译实践中的译前准备策略 ——以耶鲁大学公开课“1945年后的美国小说”的模拟口译为例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834367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发展,口译作为在国际交往中发挥巨大作用的媒介,越来越被各国重视。口译研究和口译实践也在不断进步。因为口译过程中没有过多时间思考,所以平时积累和译前准备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为检验译前准备的重要性,论证译前准备充分与否对口译质量的影响,选取了耶鲁大学公开课“1945年后的美国小说”中的两集视频作为口译实践材料。两集视频分别讲解了《黑孩子》和《拍卖的第49批邮票》这两部小说。在口译实践过程中,其中一集做译前准备,而另一集不做准备,之后对口译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有译前准备的《黑孩子》的口译过程更为顺畅。未做译前准备的《拍卖的第49批邮票》的口译出现的问题比较多,因译者对小说中出现的主人公姓名、一些缩略词及小说情节等不够熟悉,导致出现停顿、错译、漏译等情况。由此可见,充分的译前准备是必不可少、非常重要的工作。笔者在实践基础上,总结出一些译前准备策略。比如对于在做短期口译实践译前准备,尤其是文学相关主题方面的译前准备时,需要关注专有名词和术语、背景知识、作品人物和情节分析、译者心态等方面。长期译前准备绝非一日之功,译员需要更加注重平日积累,加强练习。
其他文献
英语特定阅读理解障碍是英语阅读障碍下的一类亚障碍,是指阅读者在英文单词解码能力和智力正常,能够准确、流利地阅读英文文本的前提下,难以理解文本内容的一种特定理解障碍,即有完好的英文单词识别技能却显示出英语阅读理解方面的困难。国内外已有研究表明,英语特定阅读理解障碍与阅读者词汇加工、语法加工、篇章结构把握、篇章内容推理等方面有着密切关系,这些因素均有可能导致阅读者无法成功获得英语阅读材料的正确意义。英
英语课堂展示作为大学英语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旨在有效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及学习英语的兴趣。但是随着课堂展示活动的广泛应用,许多学者发现多方面因素影响了大学英语课堂展示的有效性,其中包括评价方式是一个重要因素。已有研究表明课堂展示的有效性与评价方式密切相关,但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普遍采用传统单一的评价方式例如教师评价或同伴评价,无法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导致大学生英语课堂展示效果
教育惩罚作为一种消极的教育方式,始终占据着教育争议话题的一席之地。随着国家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的出台,如今又重新走进大众的视野,引发了舆论的热议。教育惩罚问题的形成由来已久,合理的解决难以一蹴而就,亟待继续进行理论上的探讨和实践中的反思。基于康德教育学思想的视角对教育惩罚问题进行梳理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康德教育惩罚思想的形成受到了多方面的影响。启蒙运动后期对于“理性”的“再审视”直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对教育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对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高阶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逻辑推理能力作为高阶能力之一在教育中的地位更加凸显。小学阶段是儿童正式接受教育的起点,是培养逻辑推理能力的关键阶段,有关如何发展小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研究越来越多。已有研究证明编程学习能够开发和训练儿童的逻辑推理能力,但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学习抽象的编程语言需要依托具体的事物,机器人教育为小
自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以来,为学生提供职业指导的理念逐渐形成。近年来,职业指导在职业教育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构建全员参与的职业指导机制是实现职业指导工作精细化的途径,能够有效提升职业指导的质量与效果。通过全员参与机制运行和不断完善,中职学校内、外的结合形成了职业指导工作的内生动力,推动了职业指导工作的长效发展,因此在中职学校实践职业指导全员参与机制是一项基础而且有效的措施。2018年4月,教育部颁
劳动不仅发展着世界,也创造着人本身。劳动是人的立身之本,劳动教育是个体与职业沟通的桥梁、与社会相连接的媒介。开设劳动教育课程,教授学生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培养其劳动意识、劳动习惯,是实施劳动教育的必要环节。在国家日益重视劳动教育的背景之下,许多学校根据自身情况纷纷开设劳动教育课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劳动教育课程如浪潮般兴起涌现的表象下,潜藏着关于劳动教育课程的诸多问题。小学阶段是人一生成长发育
班级文化建设的形式与内涵与语文教育的方式和内容有着很多相同之处。在新时期文化建设的导向下,语文教师应积极地通过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来助力班级文化的建设。本文对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价值进行了分析,并就其发展策略予以了总结。
农村小规模学校是我国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主要力量,既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也是实现我国基础教育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我国农村小规模学校经历盲目撤并、布局调整等阶段以后,目前正面临重要的战略转折时期。与我国类似的是,英国也存在大量农村小规模学校,同样面临生均成本较高、教育质量较差、校长教师专业能力得不到发展等难题,阻碍了英国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从20世纪末至今,英国农村小规模学校在国家政策支
内尔·诺丁斯的幸福教育思想是其关怀伦理学思想在学校教育领域的延伸,作为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产物,诺丁斯幸福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是在全球化的时代契机中,结合诺丁斯本人早期经历,在美国社会教育变革等现实影响的推动中发展起来的。诺丁斯的幸福教育思想源起于关怀伦理学思想,人本主义心理学、存在主义哲学以及多元智力理论等重要理论成果也为其幸福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与依托。诺丁斯认为教育的核心
教育理论研究声势浩大,课程改革风潮的兴起使教育研究者及一线教师们重新审视课程实践活动。美育的探讨日益聚焦,音乐教师专业发展相关问题逐渐成为美育研究的重点。课程理解,是音乐教师投入音乐课程改革、参与美育建设、创生音乐课堂价值、进行教师自我形塑的关键所在。纵观国内外教师课程理解的已有文献,主要以理论研究居多,阐述了教师课程理解是什么以及应然如何,而对教师课程理解实然经验的描述较少,尤其是针对音乐教师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