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殖民主义与当代中国文学——文化理论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you5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殖民主义批评是继后现代主义之后又一理论思维方式,主要研究殖民时期之后产生的文化问题,后殖民主义批评区别于多种文学批评,它并不是单纯地从文学文本出发探讨文学的特性,而是从文化交流的角度对文学进行分析。本文梳理了后殖民主义的理论来源及其发展过程,并简要分析了中国当代语境下的后殖民主义批评的特征。 本文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探讨后殖民主义批评兴起的时代背景。资本主义在殖民扩张过程中建立了众多的殖民地,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各殖民地人民纷纷打破殖民枷锁,这时的影响已经不是殖民专制问题,而是残留下来的文化影响。同时西方文化本身也出现了重重危机,西方知识界也在这种动荡中开始文化反思,思考西方文化本身所蕴含的问题。全球化的兴起使世界变为一个整体,在全球化的过程中,除了经济领域的相互交流外,文化间的交流也加速了,由于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文化之间的交流也出现了不平衡,西方凭借其经济的实力向第三世界输人其自身的价值观念,影响到了第三世界的文化发展,这些都促使文化的差异性出现了。后殖民主义批评正是针对这些情况逐渐形成了它的理论模式。 第二部分主要分析西方后殖民主义的各种理论。 从理论来源上看,可以追溯到葛兰西的文化霸权主义,法农的民族文化主义以及福柯的话语理论。葛兰西提出了要建立文化领导权,在革命成功之前,无产阶级要通过自己的知识分子夺取文化上的领导权,即首先在意识形态的各个领域取得领导权,再通过各种方式夺取政权,取得革命的胜利。葛兰西十分重视思想阵地上的斗争,认为夺取思想文化领域的领导权是一个集团或阶级取得胜利的根本,通过掌握文化上的领导权,树立起精神上的行为规范。法农强调要复兴民族文化,只有振兴民族文化才是民族复兴的先决条件,在树立民族意识过程中,要时刻警惕西方的文化入侵,本土作家只有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才能发扬民族文化的精神,抵抗殖民主义的文化压制。福柯的权力与知识理论对后殖民主义批评影响很大,他认为从来没有纯粹的话语,话语总是与权力结合在一起的,权力总是同话语一道携手并进的,话语的背后实际上是权力在起作用。 后殖民主义的集大成者是萨义德的《东方学》,在这部著作中,萨义德分析了东方学的三种含义,认为东方学经历了从单纯的学科到与政权相结合的知识发展的过程,他强调了世界文化应建立在多元化的格局之上,而不是简单的二元对立之上。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研究,特别是第三世界的文学都可以当作民族寓言来谈,是一种从宏观角度对世界文学的把握,也是从新的角度来看待世界文学的相互影响。亨廷顿提出要以文明的范式来重新认识世界格局,这种新的范式代替了传统的对世界的认识范式,这种理论认为世界的冲突主要将是文明的冲突,文明的冲突将是影响世界秩序重建的最重要的力量。汤林森则讨论了媒介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他认为媒介只是中性地传播文化,而不带有任何偏见。 第三部分主要讨论后殖民主义在当代中国语境下的历程及其特点。 后殖民主义引人当代中国批评时经历了介绍期,应用期和反思期。本文主要列举了三种代表性的看法。中国批评界借用后殖民主义批评分析了当代中国电影理论的得失,认为中国电影走向世界蕴含了一种后殖民主义倾向,这种倾向即是表现了中国社会的奇风异俗,这种方式正好迎合了西方文化对东方文化的认识,文化失语论则认为西方的话语湮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提出要从中国文化自身中寻找自己的话语,重建中国文化的理论话语。并提出以新的中华性为特点,建立当代的知识型。中华性将以中国的眼光看待世界,吸收人类文化的优秀传统,建立起一种新的文化交流的模式。 本文在对三种代表性的看法分析之后,指出了中国后殖民批评的特点。中国后殖民批评认为中西文化交流中的确存在不平衡性,这一点正是我们要注意的地方,但是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仍显不足,仍然未能彻底地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仅仅提供了一个思考问题的角度。 本文仅是勾勒了后殖民主义批评从西方到中国的历程,井不奢望能解决这些争论,只是指出其所包含的问题,旨在对后殖民主义理论探讨分析之后,提供一种可供解决问题的思路。
其他文献
梁启超作为中国学术从传统向现代转型过程中的关键人物,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其对科学方法的自觉和重视。首先,他对中国传统学术研究方法的弊端有着清醒的认识看到了传统学术研究方
李廌(1059——1109),字方叔,号济南先生,自号太华逸民,又以关西鄙夫自稱。《宋史》稱其先自郓州徙华州,故为华州(今陕西华县)人。李廌六岁而孤,從叔父居。元祜三年(1088)、元
先秦时期是祖饯活动产生的萌芽时期,这一时期的祖饯活动主要是以一种祭神活动的形式出现,并且具有着鲜明的等级性,而《诗经》饯别诗更是成为了后世饯别诗的滥觞。两汉时期的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唐以前至清代150本针灸古籍进行挖掘分析,总结不同朝代针灸治疗中风病的处方用穴特点。方法抽取古籍中符合脑卒中中风病病症、腧穴、经络、刺灸法等相
本文以李呈祥及其诗集《东村集》为研究对象。李呈祥既是清初山左诗人的一员,又是清初东北著名流人诗人,一生温恭自持,喜好交游,诗作甚多,仅留千首收入《东村集》。对其研究,既有助
为观察己烯雌酚对体外培养的胎鼠中脑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分化的影响,将孕14d的SD大鼠胎鼠中脑取出,制成单细胞悬液行悬浮培养,5d后行NSCs鉴定、传代及诱导分化实验。实验分
创作于清朝乾隆时期的《绿野仙踪》,是一部特色非常鲜明的长篇章回体小说。作者李百川以士子冷于冰修道成仙的经历为线索,叙述了封建社会末期风俗人情变迁和官场秩序重建的过
为准确分析瓦斯抽采钻孔周围应力分布及卸压范围,建立了基于Hoek-Brown准则的瓦斯抽采钻孔软化及扩容力学模型,推导了孔周弹性区、塑性软化区和破碎区应力计算过程;并对比分
谢肇淛是晚明福建著名的文学家,在诗文创作、文学理论和笔记小说等方面均有建树,著作等身,为历代学人所称赞。他一生漂泊,历经隆庆、万历、泰昌、天启四朝,三十余年官宦生涯,
"产城融合"要求产业与城市功能融合,与城市空间整合。2004年鄂尔多斯建设的康巴什新区却因人气不足,房屋空置率高而被称为"鬼城"。究其原因在于未能实现产业发展与新城建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