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呈祥及《东村集》研究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150881519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李呈祥及其诗集《东村集》为研究对象。李呈祥既是清初山左诗人的一员,又是清初东北著名流人诗人,一生温恭自持,喜好交游,诗作甚多,仅留千首收入《东村集》。对其研究,既有助于完善对山左诗人群体的全貌研究,又为清代东北流人在中国清代文学上的贡献增砖添瓦。本论文具体包括绪论、正文三章和结语三部分。第一章:本章从三个方面展开研究,运用文史互证、比较研究等方法首先考证了李呈祥的家族背景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重视学问、积极入仕的态度;其次,考察了李呈祥起伏跌宕的人生以及对其心态产生的影响;再次,考证了李呈祥丰富广泛的交游状况以及友人对其为人、为诗的评价。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其诗歌内容、诗学理论、诗歌特色提供较全面的背景资料。第二章:从微观上对《东村集》进行细致全面的文本研读,按题材分类分析《东村集》丰赡的思想内涵,即交游唱和诗、咏怀抒情诗、边塞感怀诗、纪行诗、以诗存史等。以期呈现出其诗歌动态的发展脉络、丰富的表达方式以及以诗存史的作用。第三章:通过追溯历史、把握全局,对李呈祥独特的诗歌理论进行提炼总结,分为诗需苦吟,重视学问;抒写真我,言之有物;通达包容,博采众长三个方面。然后,对在此诗学理论指导下形成的的艺术特色进行研究,分析其呈现出的不同风格及艺术技巧。以期展现其在诗歌创作方面的创新及价值。
其他文献
本文与时俱进地确立"两型社会"视角下新农村规划内容框架,指出应从建设"两型社会"的角度,合理确定村庄性质与发展主题,并以北京市大兴区庞各庄镇赵村为例进行研究。本文提出
本文在构建含有期望产出与非期望产出农业经济核算框架的基础上,利用方向距离函数估算了中国31个省(市、区)的低碳农业绩效水平,并引入碳排放影子价格对各省区的农业边际减排
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每一种新媒体的问世,在给传统媒体造成冲击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伴随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的飞速发展,传统媒体特别是报纸日益面临着读者流
环境污染是推行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普遍问题,水环境污染、大气污染与固体废弃物污染成为工业污染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对工业污染治理的重视,针对工业污染的防治逐步形成
工业是大多数国家碳排放最重要的领域,也是减排潜力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领域。研究工业领域碳减排潜力对于理解中国碳排放峰值及参加国际气候变化谈判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
试验分为两期进行,探讨了不同果寡糖添加水平对雏鸡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的控制效应以及果寡糖、益生素、抗生素对肉仔鸡生产性能、肠道微生态、营养物质利用率的 影响。 一
梁启超作为中国学术从传统向现代转型过程中的关键人物,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其对科学方法的自觉和重视。首先,他对中国传统学术研究方法的弊端有着清醒的认识看到了传统学术研究方
李廌(1059——1109),字方叔,号济南先生,自号太华逸民,又以关西鄙夫自稱。《宋史》稱其先自郓州徙华州,故为华州(今陕西华县)人。李廌六岁而孤,從叔父居。元祜三年(1088)、元
先秦时期是祖饯活动产生的萌芽时期,这一时期的祖饯活动主要是以一种祭神活动的形式出现,并且具有着鲜明的等级性,而《诗经》饯别诗更是成为了后世饯别诗的滥觞。两汉时期的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唐以前至清代150本针灸古籍进行挖掘分析,总结不同朝代针灸治疗中风病的处方用穴特点。方法抽取古籍中符合脑卒中中风病病症、腧穴、经络、刺灸法等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