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川乌的微生物转化研究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77287728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川乌是一种常用的传统中草药,有镇痉、回阳、逐冷、祛风湿的作用。由于其化学成分主要为剧毒的二萜双酯类生物碱、乌头碱,次乌头碱、中乌头碱等,所以临床应用较为慎重。目前,国内外已经从不同角度研究了乌头的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等情况,但是对于乌头的微生物转化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以实验室的菌种资源为依托,研究了微生物对川乌的转化发酵条件,同时对川乌转化产物的提取、分离、纯化条件进行了研究,为此类化学成分的生物转化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采用川乌干粉为研究材料,利用实验室的菌种资源进行转化菌株的筛选,经过初筛和复筛,筛选出两株转化活性相对较好的菌株,编号分别为YM34492和YM31966。以形态特征为主要依据,同时参照ITS序列进行分析,鉴定菌株YM34492为杂色曲霉(Aspergillus versicolor),菌株YM31966为土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   通过四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对菌株YM34492和菌株YM31966转化川乌干粉的固体发酵培养条件和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采用固体发酵方式,以中药材川乌为基质,7%接种量,28℃培养18天为最佳转化条件;培养基组成为川乌干粉∶鲜豆渣为3∶2,含水量为50%时,经高浓度乙醇沉淀提取,能够获得较高转化率的转化产物,且转化结果稳定。   按此发酵工艺,两转化菌株分别进行三批次扩大转化实验,采用氧化铝柱、硅胶柱和凝胶柱层析方法对转化产物的乙醇提取物进行成分分离,共获得6个化学成分,经13C NMR和1H NMR现代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准格尔乌头碱,14-Dehydrodelphirine,雪上一枝蒿乙素,Crassicaulisine,腺嘌呤核苷,Ergosta-7,22-diene-2β,3α,9α-triol。确定其中14-Dehydrodelphirine为川乌化学成分被微生物转化后的产物。
其他文献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向纵深发展,通信网络面临着一个如何提高网络覆盖质量的问题。直放站以低投入、低成本、相对短的建设周期和较好的网络质量等优势被广泛采用,提高了网络信号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以太网以及TCP/IP协议己经成为最常用的网络标准之一。本论文研究的是如何实现嵌入式系统与以太网的结合,在基于RTL8019AS以太网芯片的嵌入式网络终端中实现T
基诺族是云南境内古老的土著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的基诺乡,基诺族人世代聚居于此,发展和积累了对植物资源利用的传统知识,并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实
自动测试系统(ATS)至今经历了三代的发展历程。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信息时代,自动测试系统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编程语言丰富,软件开发环境众多,硬件接
对复杂目标的电磁散射特性进行快速、高效的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但是随着所关心目标的电尺寸不断增大,求解过程需要的内存和CPU等计算资源变得非常巨大,极大限制了单机的求解能力。为解决此问题,并行技术被应用到电磁学的计算当中。特征基函数法(CBFM)是一种求解电磁散射问题的有效方法。该方法通过选择子域尺寸的大小,控制阻抗矩阵的维数,可以加速整个过程的求解。由于特征基函数法基于目标分块技术
绝大部分乳腺癌属于激素依赖性肿瘤,雌激素与女性乳腺癌的发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雌激素水平越高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就越大,但雌激素如何诱发女性乳腺癌的发生机制并不清楚。近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日益增大的能源消耗与大量废弃物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正引起人们的关注。生物能源化技术通过降解废弃物可获取发展所需的能源物质,不仅有利于保护
摘要:我们的高中物理课堂应充分注重师生间的沟通交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设置科学合理的教学教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并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等,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动起来,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这将会极大地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实现个人的教育目标,培养社会型人才。本文就如何促进高中学生积极参与物理课堂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参与意识;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
学位
少孢节丛孢菌(Arthrobotrysoligospora)是一类捕食线虫性真菌,在线虫诱导下可以产生捕食器官来捕食线虫,在细菌条件下可以产生防御性的二维菌网,这些形态学的变化机制目前并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