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光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LMOFs)作为一种新型发光材料已被广泛用于识别检测领域,但大多数LMOFs发光探针都是单发射型,存在响应信号单一、准确性差等缺点。本文选取bio-MOF-1为主体框架,同时负载两个发光模块(ELMs)形成三元MOFs复合物,并将其作为发光探针进行发光检测实验。利用其三发射特点,采用双比率发光建立多维识别密码,提高了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主要内容如下:1.采用浸渍法将发光配合物(具有绿光发射的[Pt(ppy)(NCMe)2]ClO4([Pt]ClO4)和红光发射的[Ru(bpy)2(MebpyCHO)](PF6)2)([Ru1](PF6)2))的阳离子和发光染料(绿色发光的荧光黄(FRS)和红色发光的藏红T([SFT]Cl))的阳离子分别负载到阴离子型蓝光发射的bio-MOF-1框架内,合成三元白光复合物Z3(0.91 wt%[Pt]++1.10 wt%[Ru1]2+)@bio-MOF-1和X3(0.5 wt%FRS+0.06 wt%[SFT]+)@bio-MOF-1,并进行发光检测。2.Z3可通过双比率密码图实现对芳香类VOSs,烷烃类VOSs及脂肪醇类VOSs的精确区分,而且Z3是目前第一例能够识别检测1,2–二氯乙烷(1,2-DCE)和1,1,1–三氯乙烷(1,1,1-TCE)的比色发光探针;Z3可通过二维双比率密码图准确无误的区分硝基化合物(NACs)蒸气和氨基化合物(ACs)蒸气,而且还可通过三维双比率密码图区分检测硝基苯(NB)、邻硝基苯酚(o-NPHEN)、邻硝基甲苯(o-NT)、间硝基甲苯(m-NT)、间硝基苯酚(m-NPHEN)、1-硝基萘(1-NP)六种NACs,以及氨气(NH3)、正丙胺(n-PrNH2)、丁胺(n-BuNH2)、乙二胺(EA)、1,3–丙二胺(1,3-PA)五种ACs,Z3可以区分一、二、三级胺。3.对X3水悬浊液进行酸碱滴定实验,根据其发光颜色由白色变为蓝色或绿色,可以定性检测水体系的酸性或碱性;在pH=10.312范围内,实现定量检测pH,而且X3在酸-碱水体系中有较好的重复使用性;此外,X3通过双比率发光密码图识别检测赖氨酸(Lys)、组氨酸(His)、半胱氨酸(Cys)和谷胱甘肽(GSH),并定量计算它们的最低检测限:LOD(Lys)=3.7×10-4 M、LOD(His)=4.5×10-5 M、LOD(Cys)=7×10-5 M、LOD(GSH)=2.3×10-5 M;X3还可检测Fe3+,最低检测限为2.18×10-4M。4.利用5-(1,3-二氧代-1H-苯并[异]异喹啉-2(3H)-基)间苯二甲酸(H2L)配体和Zn2+/Cd2+采用溶解热法合成两例一维链状结构的Zn-MOF(化合物1)和Cd-MOF(化合物2)。由于化合物1和化合物2的一维链之间存在的π-π相互作用,对二者施加机械力,化合物1的最大发射峰红移45 nm,量子效率提高34.8倍;化合物2的最大发射峰红移41 nm,量子效率提高了45.4倍。说明两个化合物是良好的机械响应发光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