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非线性TMD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减震研究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y_2003_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建筑结构减震技术中较成熟的有基础隔震和消能减震。基础隔震适用于层数较少体型规则的建筑结构,消能减震中阻尼器装置设置少时,减震效果不明显,设置多时,工程造价显著增加。本文针对高层建筑,提出在顶部局部突出的周边增层,并利用基础隔震中的铅芯橡胶支座支撑其重量,从而形成一个非线性调谐质量阻尼器(Tuned Mass Damper),以求达到减震效果。期望为建筑结构的减震研究、设计和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以西安市浐灞半岛某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实际工程为研究背景,在主结构顶部塔楼周围按口字形增三层框架结构,并用铅芯橡胶支座对其支撑,形成非线性TMD。借助结构有限元分析计算设计软件SAP2000建立模型,在多维地震作用下对结构进行动力时程分析,对比设置非线性TMD前后,结构的地震反应,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分析结果表明:  1.结构设置非线性TMD后比原结构,结构的层间剪力、层间位移、层加速度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表明结构设置非线性TMD还是具有一定的减震效果。  2.非线性TMD子结构的各层加速度、层间位移、层间剪力都基本没变化。子结构各层基本呈平动状态,最大层间位移为19.4mm。  3.位移反应图上,最大位移集中在主结构顶层和TMD子结构底层之间,呈现较大的突变,由于位移的不同步引起原结构与子结构相反的作用,TMD子结构有效地减小了主结构的地震反应,起到了一定的减震效果。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当代英国城市多元文化发展历史的研究,分析了城市多元文化发展的基本方向。在评析英国特色城市亚文化空间建设的基础上,引入城市多元文化空间三种基本模式,提出以
  基于冲突应对的空间建构策略语境,面向5个冲突领域及其所涵盖的关键冲突要素方面,将虹桥商务区作为实证案例,统合考察其在一种"顶层设计"语境下所反映的冲突问题和策略应答,
  创新是否成功与创新生态系统密切相关。本文围绕创新生态系统与创新空间的组织,论述了杭州创新的动力机制,杭州在校区、园区、城区、景区不同空间要素组合上各具特色的创新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大跨度斜拉桥是由索、塔、梁三种基本构件组成的高次超静定柔性结构体系,其具有理想成桥状态内力状态的多样性、施工阶段理想状态与理想成桥状态高度耦合和施工阶段结构行为几
近年来,钢结构在国内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应用更广泛,影响迅速扩大。与此同时钢结构相关的设计理论、计算方法和体系构建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梁柱之间的连接节点对于整个构件的安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获取与分析技术的发展,城市规划应对传统规划问题得到新的机遇。如何将大数据方法运用于传统规划中,更加客观准确的评价城市发展现状是我们现阶段
会议
  创意社区的核心创新要素是"人",围绕这个核心要素的是"高校"和"企业"。 "人"、"高校"、"企业"三者之间的关联反映出城区的创意程度。本文以环同济知识经济圈为例尝试将这
会议
  基于城市边缘区的发展特征,分析城市边缘区矛盾、粗放、被动的发展困境。以"谋定-思动-致知-格物"的哲学思想及策划体系,在区域资源整合的基础上,抓住城市边缘区发展需突破
修建在陡窄河谷中的面板堆石坝在运行中会出现一些特殊的变形问题,如面板垂直缝的挤压破坏,周边缝的错动、张拉、沉陷变形破坏。这些在实际工程中存在的问题,说明了河谷形状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