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问题研究——文化自觉论的视角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ng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改革在本质上是文化变革。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其民族、地域以及文化的特殊性。但是,长期以来,这种特殊性不为国家、民族、学校等所重视,以致出现了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本论文从揭示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殊性出发以文化自觉论为理论基础,分别对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的文化价值问题、课程文化主体问题以及课程文化内容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以期对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决策依据。   本论文共分为六个主体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主要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目的与意义、已有研究述评、研究思路与方法等。   第二部分,我国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殊性分析。主要针对我国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的背景与任务进行分析,指出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的多元文化背景和民族文化传承的特殊课改任务。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忽视特殊性的表现。最后指出呼唤多个文化主体实现“文化自觉”的重要意义。   第三部分,文化自觉及其理论。此部分是本论文的理论基础,主要对文化自觉的本体论部分进行逻辑分析。主要包括:文化自觉的概念、由来、特点、价值。并指出文化自觉的理论启示。   第四部分,我国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的文化价值反思。系统分析了我国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已有课程的文化价值现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新的课程文化价值定位。第五部分,我国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的文化主体追问。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文化主体存在一元化的弊病,具体表现为以国家为中心、以城市为中心、以专家为中心。很少反映民族文化主体的文化诉求。基于此,应当对课程文化主体进行再认识。   第六部分,我国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的文化内容重构。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内容呈现国家文化一元化的倾向,民族文化内容微乎其微。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内容需要加以重构,具体来讲,将民族文化的精华整体融入国家课程之中、以地方课程的形式系统反映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以校本课程的形式系统反映本社区的文化。
其他文献
本研究在丰富的文献资料基础上,运用深度访谈、实地观察等方法,对孝义皮影戏学习进行了系统的描述与分析。研究发现,皮影戏学习呈现出以下特征:(1)皮影戏学习的动机来源于自我实
少数民族幼儿教育在促进少数民族个体适应社会,在未来社会中寻求发展和传承本民族优秀文化、振兴本民族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奠基意义,在此意义上,少数民族幼儿教育的课程内容不仅
【摘要】由于中国画独特的民族性,中国画构图意识融汇了儒家和道家等哲学思想,呈现出主观性和程式化在当下,中国人物画与西方文化及西方绘画的不断融合,使中国人物画在创作观念和语言形式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一直以来对立的西方焦点透视和客观写实的艺术观与以写意风格、自我意识明显的中国绘画传统观念开始了前所未有的结合和融会贯通,中国人物画构图呈现出既具备中国特有的审美形式,又融入西方现代艺术因素的特点。  【关
作为学校日常教育实践活动最基本构成的课堂教学,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战场”,其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然而,当前的中小学课堂教学却面临育人资源贫乏的问题,究其原因是传
任何一场大型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都需要整合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志愿者作为赛事在筹备与举办阶段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补充,他们为组委会、运动员、裁判员、观众等提
在职业体育的比赛过程中,球队间的实力接近,比赛结果的不确定性就会增加,而充满着悬念的比赛会激发更多球迷的热情和关注。NBA篮球职业化发展已经有60多年的历史,职业联盟为了展
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精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