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与食管鳞状细胞癌EMT的关系及其可能机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wp_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2020年全球癌症报告》显示,食管癌发病率在全球常见癌症中居第七位,是世界上第六大癌症相关死亡原因,仅次于乳腺癌、胃癌、肺癌、结肠癌和肝癌。全球每年食管癌病例约为50万例,其中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占80-90%。食管鳞癌通常累及食管中上部,在60-70岁的男性中更为常见。食管鳞癌是一种严重的致死性疾病,生存率很低。如果癌症早期发现,仅限于原发部位,五年生存率约为46%。如果癌症被诊断为晚期并且已经扩散,那么存活率将下降到约20%。半数以上的ESCC患者在发现时往往处于晚期转移阶段,预后不佳。转移是肿瘤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肿瘤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巨噬细胞是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中的最丰富的免疫细胞。根据活化途径,巨噬细胞可分为M1和M2巨噬细胞。M1巨噬细胞具有促炎和抗肿瘤作用,它们杀死入侵的微生物和肿瘤细胞。M2巨噬细胞具有抗炎、促肿瘤和促组织修复作用。巨噬细胞具有高度可塑性,可以根据环境中的信号改变其表型。TME中,在细胞因子、因子和信号的作用下,M1型巨噬细胞被极化为M2型巨噬细胞。募集到TME中的巨噬细胞被称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其功能和表型与M2巨噬细胞相似。TAM在肿瘤进展和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ESCC微环境中TAM的存在促进了ESCC的进展和转移。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肿瘤转移的关键过程。TAM在促进癌症EMT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观察ESCC癌细胞与TAMs的相互作用以及TAMs促进食管鳞状细胞癌EMT和转移的机制。方法和材料:1.M1和M2巨噬细胞的诱导和鉴定通过与PMA一起孵育,THP-1细胞被诱导为M0巨噬细胞。然后通过将M0巨噬细胞与50ng/ml IFN-γ和100ng/ml LPS一起孵育将它们诱导为M1巨噬细胞,并且通过将M0巨噬细胞与50ng/ml IL-4一起孵育将它们诱导为M2巨噬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M1和M2巨噬细胞的形态。通过使用免疫细胞化学鉴定M1巨噬细胞的CD16标记和M2巨噬细胞的CD163标记的表达来确定M1和M2巨噬细胞的表型。2.M1和M2巨噬细胞对KYSE 150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划痕实验和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各组KYSE 150细胞的迁移能力。3.M1和M2巨噬细胞影响KYSE 150细胞迁移能力的机制KYSE 150细胞分别与M1和M2巨噬细胞共培养,48小时后,Western blot检测Vimentin和E-cadherin的表达水平。KYSE 150细胞分别与M1和M2巨噬细胞共培养后,取各组上清液,ELISA法测定TGF-β1浓度水平。结果:1.M1和M2巨噬细胞的诱导和鉴定极化后的M0巨噬细胞形态,呈贴壁状、圆形或椭圆形,有伪足延伸。M1巨噬细胞呈不规则形状,扁平,有多个放射状触角,M2巨噬细胞呈细长或梭形,两端有胞质伪足。M2巨噬细胞中CD163标记阳性表达,M1巨噬细胞中CD16标记阳性表达。2.M2巨噬细胞可促进ESCC细胞的迁移能力划痕实验的结果表明M2巨噬细胞促进KYSE 150细胞的迁移,而M1巨噬细胞抑制KYSE 150细胞的迁移。Transwell迁移实验的结果与划痕实验结果一致。3.M2巨噬细胞可通过分泌TGF-β1诱导EMT,促进ESCC细胞的迁移能力与M2巨噬细胞共培养的KYSE 150细胞中E-cadherin的表达水平下调,Vimentin的表达水平上调,与M1巨噬细胞共培养的KYSE 150细胞中E-cadherin的表达水平上调,Vimentin的表达水平下调。与M2巨噬细胞共培养的KYSE 150细胞分泌TGF-β1的水平升高,与M1巨噬细胞共培养的KYSE 150细胞分泌TGF-β1的水平降低。结论:M2巨噬细胞通过分泌TGF-β1诱导EMT,促进食管鳞癌的转移,而M1巨噬细胞通过减少TGF-β1的分泌抑制EMT和食管鳞癌的转移。
其他文献
物流业作为我国新兴的支柱产业,正在不断发展壮大。但是近年来受需求拉动、供给推动、转型升级以及政策扶持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上市与并购活动日益频繁,物流行业市场趋于白热化阶段。物流企业长期建立起来的传统竞争优势在逐步被替代,亟需寻找新的可持续竞争优势,实现向智慧物流的转型。大数据在这个转型发展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大数据作为一种决策力、洞察力和流程优化能力都全方位升级的信息资产,对物流企业转型升
学位
随着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迅猛发展,探索绿色高效的储能技术是至关重要的。锂离子电池因其优异的能量密度和较高的转换效率而受到广大研究者们的青睐,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然而,锂元素储量有限且分布不均,随着锂资源的持续消耗,势必将会导致锂离子电池生产成本的不断攀升,从而无法满足未来大规模储能领域日益发展的需求。钠/钾与锂位于同一主族,性质相似,且它们在地壳中含量丰富、分布广泛,因此钠/钾离子电
学位
技术快速更迭的知识经济社会中,伴随着新兴技术的不断涌现,企业在开展创新活动中正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机会选择。与此同时,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研究领域快速崛起,在推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蓬勃发展的同时,也使之在文本挖掘与主题聚类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企业高效开展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进一步地,技术创新活动作为科学与技术的统一体,必须做到多主体的高效协同以不断提高创新效率,但目前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活
学位
研究背景及目的健康与疾病的发育起源学说(developmental origins of health and disease,DOHa D)认为人类生命早期(孕期、新生儿期和儿童期)经历的不良生活环境如营养失衡、感染、环境毒物和药物暴露等可改变与机体生理功能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成年后患慢性疾病的风险和药物代谢能力。药物代谢酶(drug-metabolizing enzymes,DMEs)在外
学位
冬凌草甲素在多种癌症如宫颈癌、卵巢癌和胃癌等有抗肿瘤活性,但其生物利用度低、抗肿瘤作用机制不明等问题,限制了其临床抗肿瘤研究。因此,亟需提高冬凌草甲素抗肿瘤活性并阐明其抗肿瘤作用机制。本课题组前期实验发现抑制SLC7A11能够显著提高冬凌草甲素抗宫颈癌细胞增殖作用。SLC7A11在多种癌症中高表达并促进肿瘤发生发展,是潜在的抗肿瘤靶标。因此,本课题拟评价冬凌草甲素和SLC7A11抑制剂联用的抗宫颈
学位
肾小球肾炎是一类免疫介导的以炎症细胞浸润、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积聚为特征的肾小球损伤,是肾脏损伤的初始反应,也是导致慢性肾脏病的关键过程。肾脏损伤后,巨噬细胞被迅速募集至肾小球并极化为M1表型,其通过诱导ROS产生,促进NO合成,并释放各种炎症因子(如TNF-α、IL-12等)及合成活化金属酶等,造成肾小球固有细胞-系膜细胞损伤,进而破坏肾小球结构和功能。此外,肾小球中的固有细胞-系膜细
学位
背景和目的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及其更严重的形式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肺部急性炎症,主要表现为弥漫性肺泡损伤及上皮细胞功能障碍。近年来,急性肺损伤的发病率不断增加,死亡率达到30~40%,尽管临床上常用地塞米松、泼尼松等具有抗炎作用的药物治疗急性肺损伤,但因其副作用明
学位
在“智能制造”的背景下,实行智能化转型是我国汽车制造企业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之一。虽然已有众多学者对我国汽车企业智能化转型进行了不同维度、不同程度的研究,但这些研究多数是以独立变量的视角考虑其对企业智能化转型成效的影响。智能化转型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企业战略活动,涉及到企业内外多方面因素,必须从系统的角度全面考虑不同要素之间相互作用从而产生的综合性影响效应。基于此,本文以组态理论、要素理论和竞
学位
背景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围产期由于缺氧引起的新生儿严重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疾病。它是造成早产和足月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也容易引发严重的神经发育问题,包括脑瘫、神经感觉异常和认知缺陷。据统计,在发达国家每1000名出生的婴儿中有1至8名出现HIE的症状,而在发展中国家其发病率更是高达26‰,并且该疾病占到了全球婴儿死亡总数的23%。
学位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是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仅次于肺癌的第二大癌症死亡原因。三阴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乳腺癌中侵袭性和恶性程度最高的亚型,淋巴结转移率较高,中位生存期较短。因TNBC表面缺乏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等,难以找到治疗靶点,因此急需寻求治疗TNBC的分子靶点。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