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养儿防老的观念仍存在于大多数的老年人心中,自上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人口的快速增长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经济水平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计划生育政策的核心内容是一对夫妻只生育一个孩子,这就形成了特殊的家庭结构即核心家庭的出现,这种家庭结构本身就存在风险,在风险社会中,独生子女死亡的风险并不会因为其家庭结构的特殊性而降低,相应的,独生子女家庭会因孩子唯一性而承受更大的养老风险。失独家庭属于社会弱势群体,这一群体正在以每年7.6万的数量在增加,目前已经超过百万,也就是说这已经不是一个个别家庭问题,而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尚未完善,专门针对失独家庭的政策更是少之又少,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和经济水平的发展,失独老人的后半生养老供养又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应对这一矛盾体就是本文研究的最基本内容,本文基于个案研究,对选取的访谈对象进行深入访谈。本研究通过访谈了解失独老人包括经济、心理以及精神在内的生活现状,了解失独老人现在只要依靠的社会支持网络,同时了解他们真正的内心诉求,并根据访谈内容以及大量文献阅读发现我国失独老人养老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保障水平低、心理状态和身体健康堪忧等问题,最终根据本研究的发现提出有效合理的解决对策,包括风险规避性的完善生育政策,事后补助性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失独家庭专项基金,发挥服务功能的社会工作者的作用的突出以及为失独老人提供包括心理支持、法律援助、专业看护人员等在内的专业支持。同时选取了社会保障理论中的帕累托理论、马斯洛需求理论以及孩子数量质量替代理论文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失独老人属于社会保障范畴内的弱势群体,如何保障他们的权益不仅是政府职能部门的责任,更是整体社会成员的义务,我们应当为失独老人营造一个温馨的社会氛围,为他们孤独的老年生活撑起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