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代是我国中古时期最为繁荣、强盛的时代,其盛世文明的景象体现在礼乐制度的完善与服饰文化的包罗万象等方面。而燕乐作为大唐乐制中唯一能与雅乐相媲美且演出频率较高的乐舞门类,其服饰的相关研究却一直处于空白的状态。近些年来,史学界再次掀起了唐代服饰研究的热潮,而作为唐代服饰分支中的燕乐服饰研究是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集中体现了唐代的礼制、音乐和舞蹈的发展水平,以及当时中外文明交流的情况,也是目前历史学界与艺术史研究者比较关注的领域。本文以系统梳理的唐代乐舞及服饰图像为依托,结合历史文献记载以及考古发现的实物和图像资料,配合以实地调查、历史研究及逻辑分析等的研究方法,对唐代燕乐服饰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并总结其服饰的艺术特征。全文的研究内容共分为七章,首先分析统观当下对唐代乐舞服饰的研究现状,以确定本文的研究范围;紧接着以历史为主线,结合文献学、历史学以及音乐等多种学科理论,阐述了燕乐的形成与演变过程,并根据燕乐的内容属性划分为三大类别。之后便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先从推断、分析并论证唐代本土燕乐服饰的形制、服色以及面料工艺等特征;其次以其服饰中胡汉元素的配置为出发点,对“胡汉交融”的西凉乐部乐舞伎服饰进行分析;再者从西戎五胡乐、东夷高丽乐以及南蛮天竺乐三个角度,考证唐代燕乐中四方民族乐部的乐舞伎服饰特征。在分析、论证上述三大类别服饰形制的过程中也包括诸多典型形制的个案分析,能够将其服制的各方面特征更为透彻的挖掘出来。最后,以燕乐服饰中较为典型的本土清商乐服饰和西戎龟兹乐服饰为代表,对其制定实验性的服饰复原设计方案,并通过对复原结果的讨论,发现各乐部的服饰特征决定了其文化属性,其彼此之间相互融合而形成的形制,恰反映了燕乐服饰中各民族相互融合的趋势及现象,也为发展至今的舞蹈服饰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力与启示。总之,开展对古代乐舞服饰这一特殊领域的系统研究,不仅填补了唐代乐舞服饰史研究中重要的一部分内容,且对唐代服饰、中国服装史、中国舞蹈服饰研究都有其价值体现。再者,整理、分析并尽全力还原唐代燕乐服饰在款式、色彩、面料等方面的具体特征,并从中提取、复制相关传统文化元素。对继承发扬我国传统服饰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为电影电视、舞台服装中所涉及的唐代舞蹈相关的服饰设计,提供了具有实际意义的参考与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