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奖学金改革作为研究生培养机制的重要突破口,发挥着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激发研究生学习和研究积极性的潜能作用。我国教育部、财政部于2012年9月设立了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其设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发展中国特色研究生教育、促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本文在阐述激励理论、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等理论的基础上对H大学相关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政策的文本进行分析,同时运用问卷调查与访谈调查的方法对H大学的师生调查,从实证研究中得出实践结果。本研究主要围绕政策实施过程、实施目标、实施效果在学生行为方面的表现,发现研究生对近两年实施的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政策褒贬不一,并总结出以下几个要点:总体实施效果值得肯定、学生科研热情进一步提高、炮制论文现象较少、读研目的并非完全功利导向;存在名额分配不公、示范作用不明显、指标评价不科学、导师介入不适当、后续管理缺乏等相关方面问题,导致研究生行为上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全面发展不协调;政策实施后,研究生对课程学习、社会服务的重视度没有显著提高,形成考博、继续科学研究的推动力不强。因此本研究针对H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实施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尝试提出了若干完善的建议与对策,分别从制度设计、健全管理工作、发挥政策导向作用以及其他防止“事与愿违”的一些相关措施来激励研究生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