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整理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病房的8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病例,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特点以及和中医证型的相关性,为本地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8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住院病例进行中医证侯特点临床回顾性分析。首先,整理收集病例中对患儿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的记载。然后,对收集整理的结果进行对比、归纳。最后,总结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特点以及其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结果:总体疗效方面,8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100%,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经统计分析,结果P<0.05,说明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MPP效果良好。其他方面的统计学比较结果:1主要症状和体征的分析讨论婴幼儿组发热者共21例,全部有咳嗽;学龄前组发热者共29例,全部有咳嗽;学龄期组发热者18例,20例有咳嗽。婴幼儿发热以低热为主,学龄期及学龄前儿童发热以高热为主,三组间发热的持续时间比较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学龄期及学龄前儿童的发热时间要长于婴幼儿的发热时间。2咳嗽、发热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风热闭肺组和痰热闭肺组的发热程度比较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热闭肺证患儿发热率高于痰热闭肺证患儿,且风热闭肺证患儿更容易出现高热。在咳嗽方面,阵咳在痰热闭肺组中的发生率高于风热闭肺组。3中医舌、脉、指纹讨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极期舌质以红或绛红两色为主,舌苔以薄黄或厚腻为主,脉象以滑、数、浮为主,指纹以浮紫或紫为主;患儿中期舌质以红为主,也有一部分出现绛红色,舌苔以薄黄或厚腻为主,脉象以滑、数为主,指纹以紫为主;患儿恢复期舌质以淡红或暗红为主,舌苔以薄白或剥脱苔为主,脉象以平脉为主,指纹以淡紫隐隐不显于风关为主。结论:1肺炎支原体可以累积到不同年龄段的患儿,其临床表现各有不同。2肺炎支原体肺炎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和咳嗽,但因患儿所属中医证型不同,其症状特点亦有所改变。3.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极期、中期属中医热证范畴,恢复期属中医气阴两虚证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