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氮源对三角褐指藻生长及脂质积累的影响

来源 :江西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h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立了快速测定三角褐指藻细胞内脂质的尼罗红荧光检测方法,以15%的二甲基亚砜(DMSO)为渗透剂,渗透温度35℃,尼罗红染料用量为15μL,染色时间为5min,藻细胞密度为OD500=0.5时染色效果最好。   三角褐指藻能够利用葡萄糖、淀粉、乙酸钠进行兼养生长,各种碳源的加入均有效提高了油脂的含量。低浓度的葡萄糖(0.5 g/L~1.0 g/L)能显著促进藻的生长,最高的细胞干重和油脂含量分别为0.92g/L和45.84%,分别是自养的1.53倍和2.64倍;淀粉对藻的生长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0.5 g/L的乙酸钠对藻的生长和生物量的积累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三角褐指藻在兼养培养时SFAs和MUFAs占总脂肪酸的比例提高。   考察了硝酸钠、氯化铵、尿素三种氮源及其浓度对三角褐指藻生长和脂肪含量的影响,氮缺乏时三角褐指藻生长显著受抑,但表现出油脂积累的特性,氮源的种类和浓度对脂肪的含量影响不大;在1.0 mmol/L~8.0 mmol/L时,硝酸钠显著促进藻生长,氯化铵和尿素浓度在2.1 mmol/L以下时,三角褐指藻的比生长速率增加,浓度的继续增加反而抑制了藻的生长;三角褐指藻的细胞干重在尿素浓度为2.1 mmol/达到最高(0.637g/L);氮源的种类及其浓度对藻的脂肪酸组成有较明显的影响。   不同碳氮比的实验结果表明,三角褐指藻对葡萄糖的利用率随着氮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对氯化铵的利用率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在低氮浓度和低糖浓度时,藻对葡萄糖和氯化铵的利用率提高;培养基中葡萄糖(g/L)/氯化铵(mmol/L)为0.5/1.0时,三角褐指藻干重达到1.23 g/L,脂肪含量高达44.56%。在相同碳浓度下,脂肪酸组成随氮浓度变化而变化。   为了减少培养的成本,考查了叉培养基中添加乙酸钠和尿素的兼养培养方式对三角褐指藻生长和脂肪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乙酸钠浓度为5.0 g/L时得到1.28 g/L的最大生物量,比对照提高了70%;而油脂含量在乙酸钠浓度为0.5 g/L时达到最大(28.90%),比对照提高了90%;培养基中添加尿素可以显著增加三角褐指藻的生长速率,但对油脂含量没有显著影响;在培养基成分相同的条件下,流加培养比分批培养能收获更多的生物量。
其他文献
色氨酸主要用于医药和食品行业。同时,色氨酸是继蛋氨酸,赖氨酸之后第三大饲料添加剂。而目前色氨酸制备成本过高,限制了在动物饲料添加剂方面的大规模应用。近年来,开发色氨酸的规模化、低成本制备方法是氨基酸行业的热点。 本论文对米曲氨基酰化酶液态发酵和固定化米曲霉菌体拆分制备L-色氨酸进行了研究 对米曲霉3042摇瓶液态发酵进行优化研究。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培养中碳氮源配比,确定了米曲霉304
水解是硫酸法钛白生产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步骤,自生晶种常压水解是普遍使用的一种水解方法,其反应结果直接影响后续生产过程和钛白产品的质量指标。水解反应中必须保证得到具有良好光学性质的粒径尺度和均匀粒度分布的偏钛酸聚结体,良好的水解产物有利于过滤和洗涤。 本文根据水解反应原理,详细分析了影响水解质量因素,对水解过程中水解钛液浓度、铁钛比、稀释速率、加热速率及有关操作条件对水解产物性能影响规率进行了详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植物在整个生活史中都与微生物发生密切的交流和联系。许多微生物对植物免疫及其生长发育都产生深刻的影响,其中各自释放的信号分子在植物与微生物互作中起关键作用,因而也成
苯并噻唑和苯并咪唑是合成医药和农药分子的重要骨架结构,许多含有苯并噻唑和苯并咪唑骨架结构的化合物具有很好的抗菌、抗病毒、止痛和抗癌功效。尤其是2-芳基苯并噻唑和2-芳基苯并咪唑,其分子结构在光学材料中也表现出非常好的光学性能。因此开发该类化合物的新合成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质子酸作为催化剂,催化邻氨基苯硫酚类化合物和芳基甲腈类化合物合成2-芳基苯并噻唑;同时该催化体系还被应用于催化邻氨基苯胺
熏蒸法是防治储粮害虫最为有效的手段,磷化氢是目前对人类而言最为安全的熏蒸剂,也是绝大多数国家唯一允许使用的熏蒸剂。但目前,绝大多数熏蒸方法都存在磷化氢发生工艺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