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东缘两种沙棘灌丛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wanli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藏高原是全球变化的敏感区,高寒草甸是其中放牧利用最主要的草地资源之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该区草地土壤质量发生不同程度退化,而部分草地上逐渐出现沙棘灌丛斑块。青藏高原东缘沙棘灌丛土壤的养分动态也可以部分反映全球变化。本文选择在不同海拔(每个海拔内设0-5cm、5-10cm、10-20cm三个土壤深度)下的中国沙棘和西藏沙棘灌丛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测定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沙棘灌丛主要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结果:1)海拔对中国沙棘和西藏沙棘灌丛土壤基本特征的影响相对一致,随海拔升高土壤湿度明显增大,土壤容重为先增大后减小的单峰模式,且土壤向弱酸性过度;在0-5cm、5-10cm和10-20cm的土壤深度下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土壤水分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递减,而土壤p H和容重沿土壤表层向底层逐渐增大。2)中国沙棘和西藏沙棘灌丛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及各自储量均随海拔升高显著增加,三者含量随土壤深度增加呈一致性递减。受土壤容重作用,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储量从土壤表层向底层逐渐增加,且两种沙棘土壤全磷储量随土层的增幅较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储量更为显著,说明沙棘属植物在土壤养分储存库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3)中国沙棘和西藏沙棘灌丛土壤C/N随海拔升高降低,在土层间无显著差异,其中中国沙棘灌丛土壤C/N在海拔3000m的表层有最大值17.78;两种沙棘灌丛土壤N/P和C/P大体均随海拔升高增加,随土层加深而显著降低,N/P最大值8.29出现于西藏沙棘灌丛土壤在海拔3600m的表层,C/P最大值88.79出现在中国沙棘灌丛土壤在海拔3100m的表层;表明海拔对两种沙棘灌丛土壤养分C、N和P生态化学计量比的影响更为重要且较为复杂。4)对同海拔和相近生境内的中国沙棘和西藏沙棘灌丛土壤特征比较分析表明,西藏沙棘灌丛土壤养分特征整体要优于中国沙棘灌丛土壤,对于高寒草甸退化过程中的土壤改良和植被恢复而言,未来可优先选择西藏沙棘作为该退化草地恢复和土壤养分固持的灌木。
其他文献
《欧阳文忠公集》中的10卷《书简》是以个人大量书信命名《书简》的首次结集,是欧阳修漫长而又曲折的心路历程的真切写照,也是欧阳修辛勤而又感人的创作活动的珍贵实录。欧阳
借助学术创业理论和研究视角,选取福州地区大学城6所高校36个研究生创业个案展开分析,可以发现研究生创业教育存在受重视程度不足、专业教育和导师对研究生学术创业的支持力
八月,中国会展会展杂志社迎来了两件大事,第十二届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的成功举办以及与招商局蛇口、华侨城组成联合体成功拿下全球最大国际会展中心(一期)配套商业用地项目标的。
期刊
巴人在杂文方面是卓有成就的大家,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创作了大量杂文,进入新中国之后又促成了五十年代杂文创作的短暂复兴,其后因为发表《论人情》《况钟的笔》等招致了残酷
美国研制出一种新型水泥,其特点是抗震性强、柔韧性好、经久耐用、不易开裂,路面施工时无凹坑,可用常规法混合使用,因而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自我效能感是能否顺利从事某项任务的重要影响因素,其对于信息技术融合,当然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前人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对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说,
随着“一纲多本”取代“一纲一本”,目前我国英语新课程教材的版本多达十几种,教材的编排体例和语言材料不尽相同。新课程标准倡导教师创造性地、科学地使用教材和整合其他教
[本刊讯]今年上半年,北京市怀柔区中医院在全院逐步开展为患者节省候诊时间活动,作为针对"三好一满意"中的"服务好"所开展的一系列举措。医院规定挂号室、导医台、B超室工作人员
《天体运行论》共6卷第1卷是全书的精华,概述全书内容,提出了一个以太阳为中心、地球及其他行星绕其作圆周运动、恒星天球作为不动的背景的和谐的日心宇宙体系,并作了各